湖南南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新制藥”)科創板IPO獲受理,公司計劃公開發行不超過3500萬股,募集資金6.7億元,用于創新藥研發項目、營銷渠道網絡升級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財報顯示,近年來,公司營業收入大幅增長,但據了解,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大幅提高了產品價格,其可持續性值得關注。
業績增長靠漲價
南新制藥產品的適應癥范圍包括抗病毒類、心腦血管類、抗生素類等醫療領域,具體產品包括:辛伐他汀分散片、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頭孢克洛膠囊、頭孢呋辛酯分散片、乳酸環丙沙星氯化鈉注射液。報告期內,公司業績亮眼,2016年至2018年,南新制藥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79億元、3.47億元、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460.68萬元、2714.93萬元、5352.55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61.13萬元、2184.89萬元、4796.69萬元。但財報顯示,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產品大幅漲價,而與此同時,公司產能利用率卻呈現下滑趨勢,這為公司業績的持續增長埋下隱患。
招股說明書披露,辛伐他汀分散片和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兩大產品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報告期內,辛伐他汀分散片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3.63%、41.64%和 39.28%,是公司的第一大產品。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2016 年、2017 年和 2018 年收入占比分別為 8.49%、20.21%和 21.69%。兩大產品合計毛利占比為69.77%、77.57%和 65.64%。
受 “兩票制”的影響,公司產品平均售價大幅增長。報告期內,第一大產品辛伐他汀分散片每片銷售單價分別為0.7584元、0.9366元、1.8563元,增幅超過1倍。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 300mg/100ml2018年價格是157.25元,而2016年僅43.19元,翻了3倍多。
與價格大幅上漲相反,公司產能利用率卻呈現下滑趨勢。招股說明書披露,2016年至2018年,南新制藥片劑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6.37%、31.09%、53.89%;膠囊劑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1.28%、54.92%、37.92%;注射液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53.1%、39.27%、60.22%。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大部分未超70%,最低低至31.09%。另一方面,報告期內,主要產品帕拉米韋氯化鈉注射液的產銷率分別為120.54%、90.66%、79.12%,呈現大幅下降的趨勢。
銷售費用大漲,研發人數不足
產品漲價的同時,南新制藥的銷售費用也呈大幅上漲趨勢。2016 年、2017 年和 2018 年南新制藥銷售費用金額分別為 5454.12 萬元、1.23億元和 4.1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19.61%、35.27%和 59.67%,2017 年、2018 年銷售費用增長率分別為 124.76%和 240.98%。近三年學術教育費占銷售費用的59.66%、83.03%和91.4%。2018年學術教育費達3.8億元,當年營業收入為7億元,即每銷售一件產品,超過一半的費用是用于學術推廣,這一比例是否合理也引發質疑。
而與高額學術推廣費用不同的是,作為科創板申報企業的南新制藥,其研發費用占營收的比例卻很低。2016年至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僅為786萬元、1716萬元和415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83%、4.94%和5.93%。
招股說明書同時透露,2018年,公司銷售人員144人,占員工總數31.58%,而研發及技術人員僅42人,占總人數的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