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造紙業龍頭晨鳴紙業近幾年的日子似乎不太好過。
近期,晨鳴紙業發布了2019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3.49億元,同比下滑14.16%;實現凈利潤5.1億元,同比下滑71.43%;實現扣非凈利潤為3.03億元,同比下滑80.29%。
分產品來看,除白卡紙外,晨鳴紙業的雙膠紙、銅版紙、靜電紙和防粘原紙上半年營收全線下滑,其中銅板紙同比降幅高達40%。此外,融資租賃業務收入下滑25.52%。
短期借款一年激增近百億
晨鳴紙業在半年報中表示,受經濟下行、市場需求減少、原材料供給收緊且價格升高等多重因素影響,造紙行業出現了經濟效益下滑,生產和運行困難增多、紙價下跌的局面。
不過,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同屬于造紙行業的安妮股份、凱恩股份、恒豐紙業、中順潔柔、冠豪高新等同期凈利潤均實現了上漲。
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晨鳴紙業歷年來的財報發現,自2016年以來該公司凈利潤增速放緩態勢就開始顯現。數據顯示,2015-2018年,晨鳴紙業的凈利潤金額分別為10.21億、19.99億元、37.69億元和25.1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02.14%、95.7%、88.6%和-33.41%。
據晨鳴紙業預計,今年1-9月累計凈利潤可能為虧損,或者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大幅度變動。
業績下滑的同時,晨鳴紙業的負債卻一路走高。截至2019年6月30日,晨鳴紙業負債總額為812.49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6.25%,其中短期借款為446.6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將近100億元。與此同時,晨鳴紙業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7億元,同比下降43.1%。
頻繁蹭熱點多元化跨界布局
有私募人士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晨鳴紙業業績下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除受整個大環境因素影響外,該公司過去幾年對多元化頗為著迷,資金、資源、精力都被分散。”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過去幾年,除造紙業外,晨鳴紙業的確緊貼市場熱點進行多元化布局。2012年,晨鳴紙業和遼寧北海實業集團共同出資成立海鳴礦業,宣布進軍采礦業;2014年成立子公司山東晨鳴租賃,布局融資租賃領域;2017年設立全資子公司上海晨鳴實業有限公司,進入房地產行業。
不過,2018年年報顯示,晨鳴紙業當年超過86%的收入來自機制紙,7.8%收入來自融資租賃,其他板塊所貢獻的收入寥寥無幾。
2019年上半年,晨鳴紙業機制紙和融資租賃業務收入分別為115.61億元和9.47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6%和7.09%;開展房地產業務的上海晨鳴實業的營業收入為5502.95萬元,凈利潤為-1.05億元。
上述私募人士表示,對于晨鳴紙業的多元化,難逃追市場熱度、炒作熱點概念的嫌疑,因為每次轉型跨度都非常大,很多方面經驗可能不足,這對后續業務開展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回歸造紙主業前景不明
“痛定思痛”后,晨鳴紙業決定將礦業和融資租賃業務剝離。
今年1月16日,晨鳴紙業發布公告稱,擬引入長城國瑞證券有限公司為戰略合作方,深度開展與其在剝離融資租賃業務、資產證券化、綜合投融資等業務方面的合作;8月16日,晨鳴紙業發布公告稱,與江蘇富達企業投資有限公司訂立股權及債權轉讓協議,出售其控股子公司海鳴礦業的股權和債權,交易對價總共約為19.49億元。
不過, 近年來,國際紙業巨頭紛紛強勢切入中國造紙市場,此消彼長之下,重新回歸造紙主業的晨鳴紙業能否做強做大,似乎需要時間來證明。
值得注意的,基本面不佳的晨鳴紙業,二級市場上似乎也正在被投資者“拋棄”。截至9月3日收盤,晨鳴紙業每股報4.7元, 年內跌幅為12%,收益在21家A股造紙企業中位列倒數第三。更重要的是,截至6月30日,全國社保基金418組合已經不再持有晨鳴紙業股份,而一季度末時該基金的持股數量為1864.87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