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了7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其中,7月CPI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2.8%,漲幅較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處于“2時代”。專家認為,7月CPI或是年內高點,年內物價整體上漲壓力可控,不會對貨幣政策形成明顯掣肘。
從環比看,7月CPI環比上漲0.4%。其中,食品價格上漲0.9%,非食品價格上漲0.3%。從同比看,7月CPI同比上漲2.8%。其中,食品價格上漲9.1%,非食品價格上漲1.3%。食品價格中,鮮果價格上漲39.1%,影響CPI上漲約0.63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上漲18.2%,影響CPI上漲約0.75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上漲27.0%,影響CPI上漲約0.59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上漲5.2%,影響CPI上漲約0.12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豬肉價格在豬瘟疫情和豬周期上行推動下漲勢走強,是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拉動。7月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4%,漲幅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延續穩中趨緩走勢。盡管7月成品油價格上調幅度較大,但因去年同期基數走高,當月交通工具用燃料價格同比跌幅進一步加深,拖累交通和通信價格同比下降2.1%。
“7月份CPI或是年內同比高點,服務類價格受到經濟順周期下行影響,下半年非食品類CPI同比增速可能延續上半年的小幅回落。8至10月CPI同比增速大概率呈現下行,目前物價整體上漲壓力仍然可控。”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表示。他還指出,大中型生豬養殖企業在豬價上行、利潤回升的環境下或加大補欄,可能一定程度上緩和豬價對通脹的上行威脅。
王青也認為,下半年物價溫和運行的基礎依然比較穩固。整體食品價格在CPI中的權重僅為三成左右,豬肉、果菜等食品價格上漲對CPI的推升作用有限,而且進入夏秋季節后,鮮果價格正在迅速下行。下半年單靠豬肉價格上漲尚不足以改變整體物價溫和運行格局。全年CPI累計漲幅有望保持在2.6%左右,不會對央行貨幣政策邊際寬松形成明顯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