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北京康業元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下稱“康業元”)發布《北京康業元實名舉報廣藥集團李楚源(續)——致李楚源同志的一封信》,此番康業元極力強調焦點在于“國產偉哥”金戈的歸屬以及收入分配。
信中稱,枸櫞酸西地那非(商品名:金戈,俗稱“國產偉哥”)既不是廣藥集團研發,也非廣藥集團購買,而是屬于康業元以該產品為基礎與廣藥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廣州白云山醫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科技公司”)。廣藥集團上市主體白云山持有科技公司51%股權,康業元持股49%。2001年12月,廣州白云山制藥總廠、哈爾濱三聯藥業有限公司、科技公司簽署三方協議,再次明確金戈的所有產權及收益權歸科技公司所有。
同時,康業元與科技公司合作的品種有:金戈(枸櫞酸西地那非)、中藥抗病毒軟膠囊、琴玄口服液、東山感冒片和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4:1)等。其中,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4:1)是科技公司的另一款暢銷產品,委托山東瑞陽制藥生產,產權及銷售權歸屬科技公司。康業元稱,在未經公司同意的情況下,該產品銷售權被科技公司于2018年初轉給山東瑞陽制藥,所得利潤遠低于科技公司自身銷售產生的利潤。
就金戈的歸屬來說,金戈官網信息顯示:上世紀90年代,白云山制藥總廠在研發枸櫞酸西地那非之路上邁出了開創性的一步;歷經3年的研制,枸櫞酸西地那非原料藥和片劑于2001年3月獲得國家藥監局一類新藥臨床批件;2003年6月,枸櫞酸西地那非原料藥與片劑獲得國家藥監局一類新藥證書。
經濟觀察網記者就此向康業元方面求證,康業元在給經濟觀察網的回復函中稱:“1997年初我方按國家一類新藥要求對枸櫞酸西地那非進行臨床前研究的系統研發,1998年12月完成臨床前所有藥學實驗,并以哈爾濱三聯藥業有限公司名義申報臨床(受理號CXL98396、CXL98397),1999年9月獲得補充臨床研究報告的通知。1999年10月,白云山主動找我方商談合作,并以此為基礎在1999年第四季度與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科技公司。科技公司于2000年6月完成工商注冊,正式成立。金戈臨床研究批件于2001年1月份獲得,此后在我方實操下以科技公司名義并由科技公司出資進行臨床試驗并申報新藥證書,于2003年獲得新藥證書。金戈的研發全過程到新藥證書為止,所有研發階段都是由我方及科技公司獨立完成。”
金戈是廣藥集團的拳頭產品。根據財報,從2015至2018年,金戈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34億元、4億元、5.62億元和6.62億元。去年金戈的生產量為4903萬片,銷售量為4774萬片,分別同比增13.78%和20.45%。金戈去年的收入為6.62億元,同比增長17.67%,毛利率高達87.35%。
康業元在舉報信中還指出,從2014年底金戈上市銷售至今,公司并未得到分紅。科技公司管理的其他四類產品從2014年底至今盈利1億多元,康業元也未得到分紅。
上述康業元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他四類產品的收入是從科技公司董事長肖榮明處得知,“還有近1.1億元稅后產品未分配利潤”。
截止發稿前,記者未能聯系到廣藥集團就此發表評論。“從上周舉報至今未接到廣藥集團任何信息反饋,雙方之間未有交流協商。”上述康業元人士對記者表示。不過,廣藥集團19日曾針對廣業元的第一封舉報信發布聲明稱,舉報信中涉及的信息與事實嚴重不符,已報案,將按照法律程序追究康業元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