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了近一周后,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航控股”)終于回復了上交所下發的10條追問。6月11日晚間,海航控股發布《關于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對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的事后審核問詢函》的公告。在公告中,海航控股就資產減值損失和公允價值披露、內控缺陷和資金安全、經營業績和發展方向等問題一一作了解釋。
此前的5月24日晚間,海航控股發布公告稱,收到上交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上交所要求海航控股在6月4日前回復。6月3日,海航控股發布公告稱,由于《問詢函》涉及事項較多,需進一步核實、補充和完善,因此延期回復。
2019年3月4日,深圳寶安機場一架海南航空的客機在停機坪上準備搭載旅客起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營收與現金流凈額背道而馳,海航控股:成本上升
海航控股在2018年財報中表示,2018年營業收入較上期增長13.12%,但經營活動現金流同比下降28.82%。對此,上交所要求海航控股說明趨勢變化背離的原因,分析營收質量,并與同行業比較說明合理性。
海航控股表示,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較2017年增長13.12%,2018年度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較2017年度增長17.40%,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與收入增長趨勢一致。2018年經營活動凈現金流較2017年下降28.82%,主要是由于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增加且增幅大于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所致。
海航控股稱,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大幅增長主要由于成本上升,包括2018年度航油平均市場價格較上年度同比上升23.99%及公司機隊規模擴大等因素。
此外,海航控股列舉了中國航空、東方航空及南方航空等三家同行業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結構,并承認該公司噸公里收入相較三大航噸公里收入偏低。海航控股解釋稱,公司目前著重布局洲際網絡,2018年新開國際及地區航線62條,其中遠程國際航線44條。但受國內民航環境影響,新開辟國際航線尚處于市場培育初期,航線效益較低。
是否會觸發逾期償還及違約事項? 海航控股:將繼續發債
海航控股的流動負債再次受到關注。上交所表示,審計意見顯示,存在可能導致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公司若干借款及融資租賃款未按協議約定按時償還,觸發逾期償還及違約事項,要求海航控股說明截至目前到期債務的償還情況和計劃。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海航控股合并總資產為2047.35億元,合并總負債為1359.8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66.42%。而其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284.56億元,其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2.25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13.86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2.76億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其他流動負債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309.09億元、24.95億元和673.19億元。
海航控股表示,2018年度,公司若干借款及融資租賃款未按照相關借款協議及融資租賃協議的約定按時償還,累計未按時償還本金計人民幣75.78億元,其中人民幣71.38億元已于2018年12月31日前償還,人民幣4.4億元于2018年財務報表報出日前償還。截至2019年5月31日,逾期償還及違約事項下銀行、出租人及債權人有權要求公司隨時償還的相關借款、融資租賃款以及債券本金總余額為人民幣840.66億元。
為了還款和補充流動資金,海航控股表示,公司已于2019年3月5日發行人民幣10億元超短期融資券。此外,公司擬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80億元的公司債券,用于償還公司債務和補充流動資金。
海航控股還表示,公司將聚焦航空主業并在未來合適時機有序處置非航空主業相關資產,回籠現金補充流動資金。
資產減值損失致去年賬面虧損較大
上交所此次問詢函包括要求海航控股對于濱海農商行股權計提資產減值損失5.38億元、公司對機場集團權益投資計提資產減值損失5.81億元、對興航融投和建信天航的基金份額投資計提資產減值損失5.49億元、對新生飛翔的投資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52億元等資產減值關于歷年評估的頻次和結果、公司是否存在評估減值調節各期利潤的情形等進行進一步披露。
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受海航集團流動性危機的牽連,海航控股經歷了上市以來的最大虧損。報告期內,海航控股實現收入677.64億元,同比增長13.12%。其中運輸收入644.82億元,同比增長13.67%; 輔營收入32.82億元,同比增長3.25%,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虧損36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41億元。
其中,2018年公司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人民幣18.2億元,這一項對去年海航控股的賬面虧損影響較大,達到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49.91%。這部分資產減值準備,主要計提了海航控股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權公允價值低于初始投資成本的損失,包括海航機場集團、新生飛翔、興航融投與濱海農商行等,這也是上交所此次關注的重點。
在回復函中,海航控股表示,2018年濱海農商行營業收入及凈利潤較2017年度均出現明顯下降,且公開市場上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市凈率較2017年度也出現下降。于2018年末,公司按市場法評估濱海農商行股權的公允價值為人民幣10.49億元,公允價值較初始投資成本下跌幅度為34%,較初始投資成本下跌時間為23個月,超過一年,因此將其公允價值下降形成的累計損失人民幣5.38億元計入2018年度資產減值損失。
海航控股披露,機場集團2017年及2018年的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為1%;2017年及2018年的平均毛利率為3.3%,其中2018年毛利率為1.9%。其中,受益于海島旅游的持續升溫,三亞鳳凰國際機場的旅客吞吐量、航班時刻等業務資源已經接近飽和,規劃的新機場尚在建,故預計未來5年三亞鳳凰機場的收入增幅較小,約在1%-2%。
此外,海航控股表示,2018年公司持有的興航融投和建信天航兩項基金投資對應的渤海租賃股價發生持續性下降,相比興航融投所持初始投資成本7.15元/股下跌幅度為50%,持續下跌時間為20個月;相比建信天航所持初始投資成本6.07元/股下跌幅度為40.69%,持續下跌時間為13個月。公司持有的新生飛翔的股價發生持續性下降,于2018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較初始投資成本下跌幅度為52.75%,持續下跌時間為17個月。
正如海航集團董事長陳鋒所言,2018年對于海航集團來說是歷史上非常嚴重的困難時期。而海航控股在回復函中表示,未來,公司將緊密圍繞“聚焦航空主業,健康發展”的戰略要求,以提升主業效益為主線,提升主業效益水平、深化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