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9年5月22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紅介紹我國服務貿易發展情況和2019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我的問題提給王部長。你剛才介紹,當前世界已經進入了服務經濟時代。請您具體介紹一下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狀況以及下一步的發展方向。謝謝。
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京交會要集中展示中國服務貿易情況,也要集中展示世界服務貿易發展趨勢,應該說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我也借此機會介紹一下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總體情況和下一步發展方向。
可以說,當前中國的服務貿易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全球已經進入了服務經濟時代,服務業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極。隨著數字經濟廣泛普及,數字技術迅速發展,制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服務的可貿易性也大幅增強,服務外包化、數字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服務貿易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我國也在加速向服務經濟轉型。我這里有2018年的一組數據。2018年,中國服務業占GDP比重已經達到了52.2%,高于第二產業11.5個百分點,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行業部門和經濟增長主要的驅動力。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服務貿易發展。近年來,先后出臺了促進服務貿易發展一系列重要文件,部署開展了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逐步完善推動服務貿易發展政策體系,推動服務貿易發展的力度前所未有。商務部也會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為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推動服務貿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新引擎和對外開放的新動力。目前,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呈現了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規模逐步增長。“十三五”以來,我國服務貿易平均增速高于全球,2018年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達到了5.24萬億,同比增長了11.5%,已經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二。服務貿易占外貿比重從2012年的11.1%,提高到2018年的14.7%。
第二,結構持續改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步增長,2018年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額達到了1.7萬億,同比增長了20.7%,占服務貿易進出口比重達到32.4%,比上年也提升了2.5個百分點。
第三,開放格局進一步優化。2016年在15個省市啟動了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2018年6月試點進入了深化階段,六項開放舉措基本落地,同步推進了3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13個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設,他們與自貿試驗區、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協同發展,形成了全面推進服務貿易對外開放的體系。
第四,市場更加多元。目前,我國已經與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服務貿易往來,2018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服務進出口額達到了1217億美元,占我國服務貿易總額的15.4%。近年來,我們分別與中東歐國家和金磚國家簽訂了《中國-中東歐國家服務貿易合作倡議》《金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路線圖》,已經有14個國家與我國建立服務貿易雙邊合作機制。
今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一季度服務進出口額達到了1.29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6%,其中服務出口實現了4634.9億元,同比增長了10.3%。新興服務進出口實現了4580億元,同比增長了12.6%。
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把優先發展服務貿易作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商務部堅決貫徹落實。我們著重從如下五個方面推動服務貿易發展:
一是完善體制機制。在服務貿易管理體制、開放路徑、促進機制、政策體系、監管制度、發展模式等方面加強探索,加快體制機制和政策創新,逐步建立新時代符合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特點和需要的發展路徑。二是搭建發展平臺。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著力打造服務貿易創新高地,建設好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推動服務外包產業轉型升級,推動13個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積極拓展文化貿易。在數字服務、中醫藥服務等領域研究建立一批新的特色服務貿易基地,推動形成“一試點、一示范、多基地”的開放發展新格局。三是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推動服務業高水平對外開放,通過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等舉措,促進服務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支持特定區域率先探索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四是創新發展模式。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機遇,加快服務貿易數字化進程,推動服務外包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培育中國的綜合服務提供商,拓展新興服務貿易不斷地培育新業態、新模式。五是拓展合作空間。積極拓展與服務貿易重點伙伴,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服務貿易合作,繼續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擴大優質服務進口,持續辦好京交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服務貿易展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