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13日盤前,迅雷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顯示,該季度總收入為4130萬美元,同比下滑47.6%;凈虧損為862.4萬美元,2018年同期為凈利潤803.3萬美元。14日收盤時,迅雷股價下跌1.80%,盤后交易跌幅超過2.4%。
財報發布后的電話分析師會議上,面對5G網絡是否仍需要云加速技術,迅雷CEO陳磊回復稱,根據以往的經驗,使用其加速技術的用戶,尤其是訂閱用戶,與一般用戶相比具有更高的網絡帶寬。所以當網絡帶寬增加時,有機會改善其傳統的加速業務。
一位迅雷前工程師告訴記者,迅雷早期的核心技術就是云加速,其表現形式在PC端體現為下載加速,而在移動端則體現為視頻和游戲的加速。事實上,迅雷的云加速是通過其資源網絡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服務器,通過CDN的方式將熱門資源存放到距離用戶最近的地方。
對于5G時代,陳磊稱,迅雷預計內容行業將抓住網絡帶寬增加的機會,將面向消費者開發需要更高帶寬的內容。但財報顯示,迅雷帶寬成本一直高居不下。本季度1990萬美元的總收入成本中,帶寬成本占比過半,達54.3%,與2018同期相比,占比提升超過一成。
財報顯示,迅雷各業務板塊收入下滑均十分明顯。其中,云計算和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營收為1600萬美元,同比下降61.7%;訂閱服務營收為2110萬美元,同比下降9.8%;在線廣告營收為410萬美元,同比下降43.8%。
迅雷財報并未對同比下降做出回應,而是選擇了環比作為參考值。環比變化中,僅訂閱收入出現增長,原因是季節性營銷和推廣活動,而迅雷CEO陳雷表示,這是其重組工作的初步成果。由于視頻流收入大幅下降和移動游戲業務在線廣告需求減少,導致其他業務環比下降。
2014年上市以來,迅雷一直在不斷嘗試包括電商、游戲和視頻在內的新的互聯網風口,但其技術優勢無法在這些領域充分發揮,所以轉型都以失敗告終。直到2017年以前,迅雷的營收一半以上仍來自于訂閱收入,其營收結構單一。
早在2014年,迅雷內部就啟動了一項名為水晶計劃的云計算轉型戰略及規劃。其創始人鄒勝龍為首的管理層認為,其已積累的技術將在共享經濟云計算業務上發揮作用。于是,迅雷團隊請來了騰訊云首位負責人陳磊的加入,在CDN領域內試水共享經濟云計算。
陳磊加入迅雷,擔任CTO,負責云計算業務;2015年11月,開始擔任迅雷聯席CEO。陳磊曾帶領團隊先后推出了迅雷云計算業務迅雷賺錢寶和星域CDN兩個產品。2016年,其再次推出星域CDN直播產品。
2017年7月,陳磊從聯席CEO轉為CEO后,開始迅雷新一輪轉型,成為一家共享計算及區塊鏈開發底層技術的公司。陳磊在內部是云計算戰略的主要推動者。同年迅雷推出玩客云,并利用區塊鏈技術做分布式CDN,公司股價一度沖高至27美元,10個多月里增長了5倍。
不過,目前財報對云計算和區塊鏈所帶來的收入并沒有直接體現。本季度財報中,迅雷表示,其為優酷提供的星域云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推動了其一季度云計算收入的增長,而對區塊鏈僅提及其為中國版權中心建立數字版權標識系統和為新媒股份提供產品服務。
對于2019年,陳磊表示,迅雷將繼續擴大帶寬容量和云計算服務,尋求改善傳統業務表現的舉措,以及對區塊鏈技術支持商業用例開發,構建生態系統,而面對直播流媒體激烈的行業競爭,迅雷只得尋找不被利基市場,也就是不被巨頭重視的細分領域。
財報披露,迅雷預計下一個季度總收入為4200萬美元至4600萬美元。這意味著,其季度總收入仍將同比下降30%至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