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百度云,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首頁 新聞 國內 聚焦 財經 教育 關注 熱點 要聞 民生1+1

您的位置:首頁>新聞 > 快訊 >

數據:一季度地方GDP成績單出爐 三大城市群抱團競爭激烈

來源:時代周報    發布時間:2019-05-14 15:54:24

截至5月12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除新疆外,已有30地公布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廣東、江蘇、山東三省GDP總量各破兩萬億元,分列全國前三位;云南、貴州、西藏三地GDP增速均破9%,拿下全國三強。

總量位居第三的山東因受經濟轉型掣肘,一季度經濟增速僅為5.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山東省發改委副主任關兆泉坦言:“山東主動淘汰了一批落后過剩產能,但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尚需一個過程。這種動能轉換的‘空籠期’是符合預期的,是我們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然承受的‘陣痛’。”

在GDP增速前三的地區中,云南超過貴州、西藏達到9.7%,成為一季度增速最高的省份。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研究員王小廣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經濟發展呈現區域差異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必然現象:“從當前格局來看,我國東部城市和中西部城市恰好展現了經濟發展的兩個階段:一是以中西部城市為代表的高速增長階段,8%─9%的GDP增速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對于上海等東部城市來說,經濟發展進入高質量階段,增速趨緩是趨勢。總的來看,中西部城市快速發展能夠給全國提供較大市場,有利于中國經濟發展。”

遼寧經濟增速6年首回6%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城市GDP序列中,“抱團”發展的情況較為明顯。

經濟增速方面,創造了破九個百分點的城市均位于西南地區。此外,一季度GDP增速持平或跑贏全國6.4%平均線的19個城市中,中西部城市占13個,比例高達68.4%。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指出,中西部地區城市有明顯的后發優勢,尤其是進入工業化后期后,“東部城市的傳統產業和成熟技術陸續外移,而云南昆明、貴州貴陽等城市具有較強的工業承載能力,所以近幾年的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

在經濟發展水平方面,長三角四省市拿下全國GDP總量和增速前列的多個席位。其中,江蘇省以22883.8億元的GDP總量位居全國第二;浙江省以13084億元的GDP總量占據全國第四;上海一季度GDP總量為8308.3億元,位居全國第九;安徽以7065.7億元位居全國第十三。增速方面,浙江省、安徽省一季度GDP增速為7.7%,江蘇省則為6.7%,但上海受工業下滑拖累,一季度GDP增速僅5.7%。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特聘教授徐長樂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無論是從原來的產業基礎還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來看,長三角歷來是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地區,沒有之一。

相較于長三角前排扎堆,東北三省的經濟總量、增速集體排在隊尾。

一季度,黑龍江GDP總量為3184.6億元,全國倒數第七;GDP增速為5.3%,全國倒數第四。吉林一季度GDP總量為2701.8億元,全國倒數第六;GDP增速2.4%,全國倒數第一。

但遼寧經濟開始反彈。今年一季度,遼寧省GDP總量為5486.2億元,增速達6.1%。時代周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這是遼寧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來,經濟增速首度回到6%的水平。

近年來,在發展轉型的要求下,遼寧抓住東北振興契機,補短板、改善營商環境、發展新興經濟。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遼寧日均新登記企業418戶、轉化科技成果1149項、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9%、高新技術產品同比增長58.1%。

劉哲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分析:“今年4月和5月,我去遼寧和黑龍江進行調研,發現當地營商環境確實有所改善,很多原來準備遷出東北地區的企業選擇留下來。尤其是遼寧,目前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排名前兩位的城市均在遼寧省,分別是大連和沈陽。作為傳統重工業大省,前期的工業發展使得遼寧在人才環境方面確實積累了一定優勢,如果能夠在科技創新環境方面繼續有所突破,同時注重私營企業的活躍度等市場文化提升,遼寧有望在東北重工業基地轉型中率先突圍。”

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梯度差異大

抱團發展的同時,城市群之間的角力愈演愈烈。

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長三角城市群26個城市的GDP總量達42015.94億元,平均經濟增速為7.3%;同期,京津冀城市群13個城市的GDP總量為20406.64億元,已披露GDP增速的九個城市,平均經濟增長速度為7.36%;粵港澳大灣區中九個大陸城市的GDP總量為18980.59億元,平均經濟增速為6.33%。

從經濟總量來說,長三角城市群遠超京津冀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徐長樂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長三角的經濟基礎、產業基礎、人文環境、區位條件、資源稟賦、人口數量、城市數量都是最好的,所以占全國經濟的比重也是最高的。

除體量和增速差異,三大城市群的協同發展程度也有不同。“整體來說,長三角城市群經過近十年發展,區域協同已經達到比較好的狀態。如果忽略后加入的安徽城市,長三角的核心十五城,經濟增速發展是比較一致的。”徐長樂表示。在一季度經濟表現中,長三角城市群中僅有銅陵的GDP體量和增速表現較差,其余池州、宣城、舟山等城市體量雖小,但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態勢,增速達到7%以上。

但長三角城市群面臨自己的壓力。受困于工業增長下滑,核心城市上海的經濟增速僅為5.7%。數據顯示,一季度上海汽車產量為59.33萬輛,同比下降22%,成為拖累工業下滑的主要原因。劉哲指出,目前上海人均GDP已經達到高等收入水平,隨著產業結構優化,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占比降低了,服務業占比則升高,“區域經濟出現換擋,經濟低速增長符合大趨勢”。

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則顯示出更大的梯度差異。

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天津處于第一階梯,一季度GDP總量分別達到7409.6億元、5198.58億元;第二梯隊為唐山、石家莊,分別為1485.5億元、1444.1億元;第三梯隊為其他城市,經濟總量均未破千億元,其中張家口、承德、衡水等城市僅有300億元左右。從增速來看,各城市也從8.6%到4.5%不等,跨度較大。

徐長樂對此解釋道,出于單個城市資源環境、區位條件等影響,“各城市群存在經濟體量和增速差異很正常。從目前數據看,河北仍未得到快速發展,京津冀城市間需要更好地協同,目前北京非首都功能外遷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大灣區亟須發揮中心城市作用

一季度,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亮眼。

廣東省社科院宏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萬陸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大灣區呈現比較明顯的中心城市帶動現象,“鄰近廣州和深圳的佛山、東莞、惠州,在經濟發展情況上表現較好;遠離中心城市的中山、肇慶、江門、珠海則稍遜一籌”。

數據顯示,一季度廣州GDP總量5507.71億元,增速7.5%;深圳GDP總量5734.03億元,增速7.6%。受廣深輻射影響,一季度佛山GDP總量2266.5億元,增速6.7%;東莞GDP總量1966.68億元,增速7%,惠州GDP總量1013.84億元,增速5.2%。其余四個城市GDP總量均未超過千億元,但珠海、肇慶發展勢頭較好,增速均超過7%。

“粵港澳大灣區有獨特的區位優勢,連接香港、澳門兩個重要城市。另外,大灣區的確在科技創新方面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值得長三角城市群學習。”徐長樂直言,粵港澳大灣區極具發展潛力,“目前長三角領先,但未來誰領先,不一定。”

但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發展同樣面臨挑戰。

大灣區9個大陸城市經濟數據對比中,中山市引人關注:一季度,中山GDP總量741.7億元,增速僅為2.6%。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認為,中山表現低迷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當地產業、基礎比較薄弱;二是受產業轉型升級影響;三是距離中心城市較遠;四是中山政府領導層變動過于頻繁,缺乏產業發展所需的穩定環境。”

萬陸表示,城市之間差異較大說明當前大灣區中心城市的體量還不夠大、結構還不夠優:“未來大灣區的區域協同發展,應注重發展中心城市及其科技創新能力,中心城市要達到經濟體量大、產業結構優的程度,以此帶動、輻射周邊區域。”

頻道精選

首頁 | 城市快報 | 國內新聞 | 教育播報 | 在線訪談 | 本網原創 | 娛樂看點

Copyright @2008-2018 經貿網 版權所有 豫ICP備18004326號-5
本站點信息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聯系郵箱:52 86 831 89@qq.com







 

97在线观看永久免费视频| 137肉体摄影日本裸交| 日韩激情无码免费毛片 |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国産精品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