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銀保監會網站7日消息,《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問題解答第2號: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下稱“《規則》”)近日印發,要求保險公司投資銀行發行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即:永續債),應當計量交易對手違約風險的最低資本。
資料圖 中新經緯張義華 攝
銀保監會介紹,今年1月,銀保監會印發《關于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保險資金投資符合條件的銀行發行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上述《規則》旨在增強銀行保險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有效防范和化解風險。
根據《規則》,保險公司投資銀行發行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應當按照《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第8號:信用風險最低資本》,計量交易對手違約風險的最低資本。
其中,風險暴露為其賬面價值;政策性銀行和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的基礎風險因子為0.20,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基礎風險因子為0.23。
今年1月25日,我國首單銀行永續債發行。據央行網站公布的消息,當日,中國銀行(601988)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4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成為我國商業銀行獲批發行的首單永續債。
據央行介紹,中國銀行此次發行400億元永續債,可提高中國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約0.3個百分點,全場認購倍數超過2倍,票面利率為4.50%,較本期債券基準利率(前5日五年期國債收益率均值)高出157bp。本次債券吸引了境內外的140余家投資者參與認購,涵蓋保險公司、證券公司、財務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理財產品等境內債券市場主要投資人,以及央行、保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等境外機構。
央行表示,首單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推出,為后續商業銀行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提供了范本,也拓寬了商業銀行補充其他一級資本工具渠道,對于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防范金融體系風險,提升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公開信息顯示,永續債沒有固定期限,或是到期日為機構存續期,具有一定損失吸收能力,可計入銀行其他一級資本。在國際上,永續債市是銀行補充其他一級資本比較常用的一種工具,有比較成熟的模式;但在國內,銀行資本補充中優先股和二級資本債券發行已經常態化,永續債并沒有發行過。
不僅如此,首單銀行永續債發行前夕,央行還創設新工具保駕護航。
1月24日晚間,央行發布公告稱,為提高銀行永續債的流動性,支持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決定創設央行票據互換工具(CBS)。對此,央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解釋稱,通過永續債的形式補充銀行資本在我國剛開始進入實踐階段,為了引導和培育市場,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