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業績表現尚可的翰宇藥業,在2018年遭遇凈利虧損3.41億元的尷尬,這也是翰宇藥業上市九年以來的首次虧損。翰宇藥業表示,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29億元。
這次的虧損似乎對2019年的業績也產生了影響,日前,翰宇藥業公布的一季報顯示,公司2019年前三月實現營收1.93億元,同比下降28.22%;凈利潤5205.70萬元,同比下降47.01%。
上市9年現首虧
資料顯示,翰宇藥業成立于2003年,2011年登陸A股創業板上市。是目前國內擁有多肽藥物品種最多的企業之一。日前,其發布的2018年年報顯示,當年實現營收12.64億元,同比增長1.46%;凈利潤-3.41億元,同比下滑203.35%;扣非凈利潤-3.58億元,同比下滑212.32%;基本每股收益為-0.37元,同比下滑202.78%。
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翰宇藥業上市前八年間,其營收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自2011年的1.66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2.64億元;凈利潤由2011年的0.80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3.30億元,期間除了2016年出現小幅下滑外,總體呈現穩步增長趨勢。2018年3.41億元的虧損是上市以來首度虧損,將2017年的利潤一把虧掉。
對于此次的業績巨虧,公告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29億元,這其實就是翰宇藥業所收購的成紀藥業計提的大額商譽減值。
2015年翰宇藥業完成了對甘肅成紀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成紀藥業”)的并購,此次收購是翰宇藥業上市以來首次嘗試外延式發展。成紀藥業主要產品包括器械類產品、藥品組合包裝產品及少量固體類產品,其中器械類產品主要為注射筆。
資料顯示,翰宇藥業收購成紀藥業100%股權的交易價格為13.2億元,據收購時的公告顯示,成紀藥業承諾2015―2017年凈利潤分別約1.49億元、1.93億元和2.41億元。但數據顯示,2015―2017年,成紀藥業實際實現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5億元、1.69億元、2.04億元,均未能完成業績承諾?;诖耍灿钏帢I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對收購成紀藥業進行商譽減值,分別計提3983.67萬元、2623.21萬元的減值準備。
子公司業績遭腰斬
值得注意的是,三年業績承諾期剛過,2018年成紀藥業的業績就慘遭腰斬。
翰宇藥業年報稱,完成并購整合后,子公司成紀藥業各項業務穩定發展,但在“零加成”等前期政策全國范圍內快速落地執行的影響下,醫藥市場發生較大改變,成紀藥業器械類產品及藥品組合包裝產品銷量均有較大降幅。同時隨著成紀藥業各主營產品銷售收入結構發生變化,整體銷售毛利率較2017年下降。
數據顯示,2018年成紀藥業實現營收2.20億元,同比下降 37.68%; 實現凈利潤0.93億元,同比下降 54.41%。
記者注意到,成紀藥業被收購這幾年,貢獻的凈利潤占據翰宇藥業合并報表凈利潤的半壁江山。財報顯示,2015年至2018年,翰宇藥業的凈利潤分別為3.05億元、2.92億元、3.30億元和-3.41億元;成紀藥業的凈利潤分別為1.15億元、1.69億元、2.04億元和0.93億元。對此,業內人士分析稱,如果剔掉成紀藥業并表因素影響,翰宇藥業真實內生業績并沒有什么增長,甚至可能還出現下滑。
失去成紀藥業的“支撐”之后,如何扭轉業績頹勢?中國網財經記者就此次商譽減值以及公司的經營相關情況向翰宇藥業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復。
記者注意到,翰宇藥業2019年一季報的業績也不容樂觀,營收和凈利出現雙下滑。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制劑產品實現銷售收入1.17億元,同比下降 1.46%;其他制劑實現銷售收入0.29億元,同比增長 96.49%;海外市場一季度實現銷售收入0.40億元,同比下降 53.61%;公司藥品組合包裝產品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0.15億元,同比增加 27.50%;器械類產品實現營收0.18億元,同比下降 66.14%;固體類產品實現營收168.18 萬元,同比下降 1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