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速凍水餃的三全食品(002216.SZ)作為國內速凍行業的龍頭企業,自2008年上市以來,混跡資本市場十年有余,然而并沒有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做得風生水起。
隨著近年來的擴張發展,三全食品營收不斷增長,然而利潤率卻不斷降低,經營狀況陷入困境,食品安全問題頻現。
近日,三全食品發布2018年年報,雖然凈利潤恢復至億元之上,但營業收入增長僅5.39%,為近三年新低。同時,從業務營收貢獻來看,傳統業務增長明顯乏力,水餃、湯圓兩大傳統產品均陷入擴大市場份額的瓶頸之中。
4月17日,長江商報記者就此次公告的相關問題,向三全食品董秘辦發去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2月份,“非洲豬瘟水餃”事件再次將三全食品推向公眾的視野。根據2018年年報,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三全相關“問題水餃”全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減少凈利潤41.78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豬瘟事件”仍未出現明確的調查結果。
傳統業務營收增速明顯放緩
4月10日,三全食品發布了2018年年度報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5.39億元,比上年增長了5.3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的凈利潤分別為1.02億元和6899.8萬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41.49%和59.87%。
雖然三全食品在過去一年實現營收、凈利雙增,但與2017年相比,增長幅度均呈現明顯的放緩趨勢。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9.93%和82.45%。此外,三全食品在報告期內的非經常性損益合計0.33億元,其中政府補助為0.21億元,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據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三全食品的營收年均復合增長率僅為7.85%,遠遠不及行業14%的水平。
目前,三全食品主要產品為湯圓、水餃、粽子、面點及其他。其中湯圓、水餃、面點及其他是長期以來三全食品的三大營收主力,三種產品2018年營收均超過15億元。其中水餃及湯圓是三全食品起家的兩大產品。
但通過梳理財報,記者發現,占據三全食品第一大業務的水餃板塊,出現了自2015年來的首次業績下滑,增幅從2017年8.65%,減少到2018年的-3.12%,營收為19.23億元。
與此同時,財報數據顯示,水餃業務在整體營收中的占比也正在縮減,從2016年的38.22%滑落至2018年的34.72%。而湯圓產品雖然在2018年營收微增長2.78%,但其營收占比由29.38%下降至28.65%。
值得注意的是,非洲豬瘟事件再次將三全食品推向公眾的視野。今年2月份,三全食品陷入了“豬瘟事件”。在湖南省兩家超市中的“三全灌湯水餃”3份樣品檢測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
盡管三全食品第一時間封存相關疑似產品灌湯水餃共計24127件,價值217.14萬元,并針對這批封存產品做無害化銷毀處置。但是,從其2018年年報可見,該事件致使三全食品當年度凈利潤減少。
年報稱,由于涉事產品大部分產品為2019年生產,故對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相關產品全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減少凈利潤41.78萬元,減少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41.78萬元。截至目前,該事件仍未有明確的調查結果。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采訪時說道,“豬瘟事件”對三全食品的影響短期內很難消除。短期來看,三全食品相關速凍水餃產品將在各個渠道被大量下架,對銷量的沖擊是巨大的,同時伴隨著市場份額萎縮;中期來看,供貨商、渠道商等對其信任度會下降,相關產品市場會被其他速凍水餃品牌替代;長遠來看,該事件對企業商譽的毀損將是長期的,需要花費更大的代價才能重新俘獲消費者。”
存貨超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全食品營收增長的過程中,三全食品的存貨也在不斷增長,自三全食品營業收入突破50億以來,其存貨也始終保持在10億以上。年報顯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三全食品目前存貨金額為10.12億元。
據了解,三全食品的存貨主要包括原材料、包裝物、自制半成品、發出商品、庫存商品、低值易耗商品、商品豬及其他。其中發出商品、庫存商品及原材料是三全食品存貨中賬面價值排名前三的三種存貨。
根據數據顯示,三全食品2018年存貨中,發出商品賬面價值4.79億,庫存商品賬面價值2.60億,原材料價值1.75億元,其中原材料價格按成本價計算。存貨價值的高居不下,也直接影響著三全食品的周轉效率,具體來看,2017年、2018年,三全食品的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104.61天及102.95天,重回百天以上。
此外,記者發現,在2014年三全食品經歷盈利低谷以來,其資產減值損失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動。自2014年以來,三全食品的資產減值水平突破千萬,2018年資產減值5012.44萬元,相當于當期凈利潤的49.19%。
根據三全食品2018年年報中資產減值損失的分類顯示,其中壞賬損失577萬,存貨跌價損失975萬,固定資產減值損失3459.8萬元,占當期資產減值損失的69.02%,相較于2017年增長243.4%。
根據年報顯示,2018年固定資產減值主要是來源于對閑置機器設備計提的減值。此次,三全食品對閑置機器設備計提4284萬的減值準備后,閑置機器設備賬面價值僅剩1331萬,將大幅降低對未來凈利潤的影響。
去年銷售凈利率僅為1.83%
在快速增長的行業,競爭也在加劇,近兩年形成了三全、思念、灣仔碼頭、海霸王、安井爭霸的格局。其中,三全、思念、灣仔碼頭作為“三巨頭”,2017年市場總份額達到了75%,三全獨占了其中30.6%。
三全食品雖然保住了行業龍頭地位,但并沒有呈現出龍頭企業應有的獲利優勢,凈利率常年處于底部。2015年和2016年,三全食品的銷售凈利率不足1%。近兩年略有提升,到2018年也僅為1.83%。
與同行上市企業相比,三全食品也有些尷尬。同處速凍食品行業的安井食品和惠發股份,其凈利率都遠超三全食品。2018年,惠發股份的凈利率處于近幾年的最低水平,但也為4.34%。尚未公布2018年年報的安井食品,前五年凈利率一直保持在5.80%左右。
在產品創新方面,年報顯示,2018年,三全食品在速凍水餃、速凍湯圓、速凍餛飩、速凍粽子、速凍包子、常溫米飯等400多種主食產品的基礎上,開發新的系列和品類,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
在朱丹蓬看來,“雖然三全食品存在品牌老化、產品老化、運營系統老化等問題,對該公司造成了較大的制約,但是從其2018年年報看出,三全食品應對行業瓶頸也做出調整,單列出一個餐飲渠道出來,有很多的企業像王老吉、恒天然以及雀巢等都在餐飲渠道進行加碼,所以這一渠道的調整對于三全的一個可持續發展還是有一定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