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保險公司銷售從業人員執業登記數據清核工作的通知》、《關于開展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從業人員執業登記數據清核工作的通知》,對保險公司以及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從業人員的執業登記數據進行清理核查。
由于上述兩份文件基本覆蓋保險機構最龐大的銷售群體,因此備受行業關注。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末,保險行業營銷隊伍的人力規模達到了歷史最高,營銷員數量為871萬人。
一家險企個險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各險企對營銷員的管理體制(業內稱為“基本法”)各異,但對高質量的營銷員群體的需求卻是相同的,加強對營銷員群體的監管,利好行業發展。
部分險企執業登記責任虛化
截至目前,國內人身險公司合計91家,財險公司合計88家。
從保險公司目前的從業人員來看,銀保監會表示,部分保險公司執業登記責任虛化、執業管理有名無實,登記上口徑把握不準、信息填報不全,維護上不及時登記新進人員、不及時清除離職人員,導致從業人員執業登記人數與實際人數出現較大偏差,嚴重影響行業基礎數據的真實、準確和完整性。
因此,銀保監會對保險公司提出三大清核目的:一是提高從業人員源頭數據質量,夯實數據基礎,加強基礎數據管理。二是摸清從業人員隊伍狀況,掌握從業人員隊伍實情,分析從業人員隊伍結構和特點。三是落實保險公司對從業人員的管控責任,強化從業人員執業管理。
從對保險公司的清核對象來看,此次清核包括保險公司從事保險銷售的所有人員,涵蓋個險、團險、銀保等所有渠道的代理制從業人員,以及從事保險銷售的員工、勞務派遣人員、非全日制用工人員等。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通知提到,對保險公司銷售人員的自查清核要重點關注并清除基層機構違規避稅、套取費用而虛掛虛增的人員,消除中介系統中的虛假人員。并核對報送統信系統數據是否按照《中國保險統計信息系統對接標準》的要求,全口徑報送個險、團險、銀保等所有渠道在內的代理制人員數量。有效人員指與保險公司簽訂有效代理協議、勞動合同等,被認定將繼續在本公司從事保險銷售的人員。
上述通知還要求,對保險公司銷售人員的核查要逐項核對個人信息。對照中介系統列示項目,逐項核對每個有效人員的執業登記信息,錯誤的要修正,缺失的要補全,并增加個人照片。
中介機構虛報、虛掛、虛增較普遍
從專業保險中介銷售人員來看,銀保監會表示,近年來,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的從業人員(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的代理從業人員、保險經紀機構的經紀從業人員、保險公估機構的公估從業人員等三類人員)隊伍發展迅速,但執業管理工作未能及時跟進,從業人員信息不全不準,虛報、虛掛、虛增人員的違規做法比較普遍,從業人員隊伍數據失真比較嚴重。
上述通知還提到,對專業保險中介的自查清核重點包括四方面。
一是人員清虛。糾正執業登記中的違規做法,清除為違規避稅、套取費用等不法目的虛掛虛增、有名無實的人員,消除中介系統中的虛假人員。
二是隸屬歸位。糾正統一登記到法人機構名下的不當做法,嚴格按照執業登記屬地原則(即從業人員在哪個地區展業,就應歸于該地區所屬分支機構名下),理清從業人員隸屬,切實歸位到其實際所在地區所屬分支機構。
三是信息補全。對照中介系統列示項目,逐項核對每名從業人員的執業登記信息,修正錯誤信息,補充缺失信息,增加個人照片。
四是加強維護。針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完善執業管理操作機制,明確從業人員執業登記標準,建立從人員入司到離司的全流程執業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