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受理的一批上市企業名單中,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優刻得”)以“同股不同權”備受矚目。其募資47.48億也是擬登陸科創板企業中最高的一家。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優刻得成立于2012年,屬于第三方云計算服務商,其營收超九成來自公有云。然而,公有云市場40%以上份額被阿里一家獨大,優刻得市場份額僅占4.8%。
值得注意的是,三年來優刻得毛利率呈現下降趨勢,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8年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三年下降8.76%。
6輪融資金額超20億元
在科創板受理企業中,優刻得因設置“特別表決權”而顯得十分特別。首家選擇第二條上市標準的企業,即預計市值不低于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億元。截至目前,公司以擬融資47.5億元位列上市企業第一。
根據IDC發布的報告,2018年上半年優刻得在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中占比4.8%,位列阿里云、騰訊云、中國電信、AWS、金山云之后,排名第六位。
招股書顯示,優刻得實際控制人為季昕華、莫顯峰、華琨,三人合計持有9768.82萬股特別表決權A類股份,公司剩余2.66億股為普通B類股份,每份A類股份擁有的表決權數量是每B類股份的5倍。因而上述三人對應的表決權比例分別為33.67%、15.52%和15.52%。
公開資料顯示,季昕華、莫顯峰、華琨都曾在騰訊任職。此前,季昕華擔任騰訊5年的安全中心副總經理,莫顯峰擔任騰訊架構平臺部技術總監,華琨則擔任騰訊互聯網運營部運維總監、云平臺運營總監。招股書顯示,優刻得僅籌辦四個月就成立了,三人分別擔任首席運營官、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首席技術官。
天眼查顯示,在過去幾年中,優刻得共獲得6輪融資,已披露的4次融資累計超20億元。
九成營收來自公有云
招股書顯示,優刻得主要收入來源是公有云業務。數據顯示,2016-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是5.16億元、8.4億元、11.87億元,同期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97億元、7683.46萬元、8032.33萬元。
其中,2016年—2018年公有云業務收入分別為4.72億元、7.64億元、10.11億元,占同期總營收的91.43%、90.97%和85.15%。
從客戶群體來看,公司以中小企業為主。數據顯示,優刻得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均較小,單一客戶的銷售占比不超過營業收入的6%,前五大客戶合計占比約在20%以下。
優刻得坦言,雖然該公司在報告期內持續拓展私有云、混合云以及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內的其他業務,但是若公司公有云業務未來受到技術革新、行業競爭或產業政策變更等因素沖擊,而其他板塊業務又尚未形成規模,則可能會對公司經營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優刻得毛利率呈現下降趨勢。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0.70%、35.62%和31.94%,三年下降8.76%。其中IDC服務毛利率分別為29.52%、25.99%和22.23%,云計算服務毛利率分別為59.72%、51.99%和47.16%,均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優刻得表示,IDC服務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為機柜租賃成本上升,但受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低于銷售價格增速所致;云計算服務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為公司持續擴建云平臺,云主機成本增速較快,而云主機的市場銷售滯后于云平臺節點建設所致。隨著公司投入云計算業務產生收入的不斷釋放,公司云計算收入占比的提升,公司毛利率的變化將趨于穩定,但受市場競爭加劇、機柜租賃成本上升、云平臺持續投入等因素影響,不排除短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將持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