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永輝超市公告稱擬要約收購中百集團后,這家零售巨頭又有新動態。
近日,永輝云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輝云創”)方面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證實,永輝云創法人代表、董事長兼總經理彭華生確認調崗離職,重回永輝集團傳統業務:永輝超市。
根據記者獲得的一份永輝超市人事公告,彭華生已被任命為永輝云超核心合伙人,分管云超二區,負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地的日常運營工作,承擔云超二區的經營目標達成責任。該調任從4月1日起開始生效執行。
去年,永輝超市剝離虧損的云創業務后,曾向記者表示將聚焦發展大賣場業務。現在,一邊迎來“元老”回歸,一邊欲要約收購中百集團,永輝超市究竟在“憋”什么大招?
彭華生重回上市公司
早前,永輝超市的業務分為云超、云創、云商、云金四個板塊。其中,“云超”板塊涉及紅標店、綠標店;“云創”包含永輝生活店、超級物種、永輝生活app等業務。
去年12月,永輝超市公告稱,公司與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的哥哥張軒寧簽訂協議,約定以3.94億元向后者轉讓永輝云創20%股權。交易完成后,張軒寧將成為永輝云創第一大股東,同時,永輝云創及其控股子公司將不再納入永輝超市并表范圍。彼時,永輝超市董秘張經儀曾向媒體證實,云創獨立之后,彭華生也離開了永輝,專注于云創業務。
彭華生是永輝元老級的人物。早在2009年左右,彭華生曾被指派開拓北京市場,擔任北京大區經理。
坊間多稱,彭華生是張軒寧的堅定擁護者,也是后者很多創新想法的執行者。2015年,永輝推出云創業務板塊后,彭華生還曾跟隨張軒寧,逐步接手了永輝生活等新業態。基于這一背景,彭華生此次離開云創一事引發不少關注。
目前,有觀點指出,彭華生離開永輝云創或與公司虧損有關。根據此前永輝超市披露的數據,永輝云創2017年以及2018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分別為5.66億元、14.78億元,同期分別虧損2.67億元以及6.17億元。
不過,這一說法并未得到永輝云創方面的認可。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其稱,云創與永輝超市旗下各業務線一直有包括人才交流在內的諸多合作。“云創聯合創始人彭華生,負責云創旗下生鮮便利店永輝生活業態,在零售小業態方面擁有深厚積累,應永輝集團公司要求交流至云超任職,其成功經驗將幫助云超永輝mini店小業態業務更好發展。這也符合云創將探索創新成果輸入回永輝的一貫任務。”
永輝超市方面也向記者坦言,這是正常的人才流動。“內部交流,很正常”。
發展“到店”和“到家”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彭華生離開云創是否和公司持續虧損有關不得而知,但其回歸很有可能是永輝超市想借助其此前在永輝生活等新形態業務上的管理經驗發展自己的“到店”和“到家”業務。
事實上,在人事公告中,永輝超市也明確表示,此次調任是從公司戰略管理角度出發所做的決定。“云超團隊的伙伴應以業務發展為中心,做強‘到店’和‘到家’業務能力,強化大局意識、戰略意識和發展意識,實現省區單位獨立業態閉環”。
2018年12月20日,張軒松在臨時股東大會上曾透露,2019年永輝超市將新開150家大賣場,同時探索小型店和mini店,強化“到店”和“到家”業務。彼時,張軒松表示,“到家”業務上還沒有公司實現盈利,永輝要找到盈利的模式。
2018年底,永輝在福建福州悄然開出首家永輝mini店。有業內人士表示,永輝mini店與永輝云創旗下的永輝生活門店在選店、營運、供應鏈方面有不少相似之處。
申萬宏源的一份研報顯示,mini店定位社區生鮮超市,著力于滿足周邊2-3個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補給,更加貼近社區,與大店配合拓展消費場景。
“現在看來,永輝超市mini店的探索并不順利。”聯商網高級顧問王國平對記者指出。在其看來,永輝超市的重心還會集中到大賣場業務,“到家”處于探索中,“能摸出道路來就‘打’,摸不出門路就繼續夯實賣場業務”。
欲成中百第一大股東
在大賣場業務上,永輝超市擁有雄厚的基礎。在去年底剝離云創業務時,永輝超市方面曾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首要目標是把大賣場業務發展好。
3月29日,永輝超市公告稱,擬要約收購中百集團,預定收購股份占中百集團總股本的10.14%,要約價格設定為8.1元/股。如果本次要約收購成行,永輝超市將正式成為中百集團控股股東。
永輝超市和中百集團頗有淵源。據了解,早在2013年,永輝超市即對中百集團產生興趣,此后,永輝超市一直通過二級市場買入中百集團股票,并數次觸碰舉牌紅線。
幾年前,在永輝超市的一次年度股東大會上,張軒松曾表示,增持中百集團的目的是投資和產業并購相兼容。
在業界看來,永輝超市是看中了中百集團的業務布局。根據中百集團此前公布的年報,2018年,其實現營業收入152.08億元,同比增長0.0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4.31億元,同比增長537.06%。新發展商業網點187家,網點總數已經達1255家(含所有業態)。
“整體來看,市場中可供拓展的門店物業已經不多,這限制了永輝擴張步伐。同時,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永輝超市在存量物業上的爭奪力又弱于盒馬。目前中百集團在資本市場的估值處于低位,對于永輝來說,并購是擴張快又省錢的最好方式。”一位福建本地零售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另有關注永輝超市的投資人向記者表示,中百集團的大本營湖北,屬于物流樞紐地帶。拿下湖北,將助力永輝貨通全國,“(永輝超市)將來可以在此建全國的物流中心”。
事實上,永輝此前就已開始借助并購乃至合作來拓展市場布局。去年10月,永輝超市曾發布公告稱,與百佳、騰訊簽署投資協議,各方擬于中國境內設立一家合資公司,對永輝超市及百佳中國廣東省內的超級市場業務進行整合。
4月3日午間,張經儀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百集團股價一直較低,其有信心可以把中百發展得更好。不過,“現在的要約收購還在進程中,現在談未來的規劃還為時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