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區塊鏈以其安全、不可篡改的特性受到金融行業的青睞,監管層也在加快推進區塊鏈合規布局。3月3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正式發布第一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百度、騰訊、京東、浙商銀行、眾安科技等機構入局。在業內人士看來,備案有利于區塊鏈行業的整體發展,說明區塊鏈技術邁出了規范化的第一步。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首批獲得備案的197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名單中共有來自18個省市自治區的企業,其中,北京市、廣東省、浙江省三地備案企業最多。
從區塊鏈服務提供者來看,互聯網BAT巨頭和傳統金融機構均榜上有名。互聯網巨頭方面,百度、阿里、騰訊、京東均有區塊鏈項目獲得備案。具體來看,百度備案編號有3個,分別為百度區塊鏈引擎BBE、超級鏈以及圖騰;京東也備案3個編號,分別為京東區塊鏈 BaaS平臺、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京東云區塊鏈數據服務。阿里旗下螞蟻金服備案了螞蟻區塊鏈BaaS平臺;騰訊方面備案了騰訊區塊鏈以及騰訊云TBaaS區塊鏈服務平臺。
傳統金融機構方面,不少銀行、保險機構也進行了區塊鏈信息備案。備案最多的是浙商銀行有5個備案編號,分別為浙商銀行同有益平臺、浙商銀行個人理財產品轉讓平臺、浙商銀行應收款鏈平臺、倉單通、浙商銀行場外交易平臺。眾安科技緊隨其后備案了4個平臺,分別是BaaS平臺、積線、品牌溯源、鈦平臺。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備案了陸金所區塊鏈、陸金服區塊鏈;平安壹錢包備案了鏈上數字預付卡服務;平安壹賬通備案了壹賬鏈和天津口岸區塊鏈跨境貿易平臺。此外,由騰訊牽頭發起的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也備案了3個平臺,分別是BCOS、金鏈盟區塊鏈底層開源平臺、WeIden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