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英語流利說(NYSE: LAIX)尾盤閃崩10%。一般來說,公司經(jīng)營惡化、利空傳言、游資惡性炒作被打擊等因素都可能誘發(fā)股價閃崩,由于流利說上市以來股價已經(jīng)破發(fā),并且未出現(xiàn)股價大幅上漲的情況,因此游資炒作被打擊的情況被排除,原因或許出在公司自身。
由于當日開盤成交一直不活躍,成交額僅為16.19萬美元,或許可以猜測,有資金不計后果出逃,但是由于交易不活躍,股價越賣越低,硬生生砸出個“跌停板”。
事實上,自2月27日發(fā)布2018年年報以來,流利說的股價跌幅接近30%,在營收增長、用戶增加的情況下,投資者為何拼命出逃?
靠達標退費拉高營收,增收不增利
2月27日,流利說交出了一份看似靚麗的年報,2018年凈營收為6.3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84.9%;全年新增用戶4900萬人,同比增加19%;目前累計注冊用戶數(shù)達1.1億人,同比增長80%。
雖然流利說實現(xiàn)了營收與用戶數(shù)量增長,但是虧損卻不斷擴大。2018年凈虧損為4.88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01%。
從年報數(shù)據(jù)來看,龐大的營銷費用拖累了業(yè)績增長,2018年公司銷售與營銷支出為7.05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831億元增長149.2%,并且超過了2018全年的收入。除此之外,在有業(yè)績可查的2016、2017年,銷售與營銷支出均超過了當年的收入。
面對龐大的營銷費用,流利說CFO余濱則表示,銷售和營銷費用支出符合預期,也對進一步建立品牌知名度和推動用戶群增長有作用。
對于未來盈利狀況,公司創(chuàng)始人及CEO王翌說,全年注冊用戶和付費用戶總數(shù)分別增長了約80.5%和201.1%,相信這種趨勢和進一步提高用戶參與度,幫助用戶提升學習效率,能讓英語流利說能夠長期取得成功。
但是,隨著中國經(jīng)濟下行壓力加大,近幾年眾多新經(jīng)濟公司慘淡收場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如果公司沒有實現(xiàn)自我造血,單純燒錢獲取用戶的模式面臨著巨大的風險。面對公司交出的年報,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們也開始用腳投票,從發(fā)布年報至今,流利說股價跌幅將近30%。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流利說在產(chǎn)品銷售時采用“達標返還學費”的促銷模式,用戶購買套餐后,完成指定的任務,就會實現(xiàn)部分退費或者全部退費。此舉毫無疑問會做大營業(yè)收入,但是不一定能夠反應用戶的真實需求。
聯(lián)想到此前外賣行業(yè)、打車行業(yè)的高補貼,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獲取了大量的用戶,但是隨著補貼的退坡,用戶數(shù)量、活躍度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下滑。
退費拖延或因資金緊張
除了不能反映真實營收外,補貼也推高了公司的獲客成本,讓公司陷入“賣一單虧一單”的尷尬情況。由于“付費用戶購買公司課程和服務”是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由此可以推算出客單價以及平均成本。
2016-2018年,流利說的營收分別為1233萬、1.66億、6.37億,付費用戶分別為7.05萬、81.57萬、250萬。由此計算出客單價分別為175元、205元、254元。
從公司的銷量統(tǒng)計可以看出,單價499元以及單價999元的課程占產(chǎn)品總銷量的絕大多數(shù),這與254元的客單價差距過大,這就意味著達標退費用戶占比較高,或部分的用戶沒有學完課程就進行了退款。
除此之外,低客單價也證明流利說的“達標返還學費”的促銷并不及預期。例如,一名新用戶如果先購買99元/30天的課程包,隨后轉(zhuǎn)化至499元/180天的大包,客單價應為598元。但是從單客現(xiàn)金收入來看,流利說254元的客單價意味著很多用戶還未轉(zhuǎn)化至大包課程就已流失掉,用戶留存周期短,續(xù)費差。
在黑貓平臺的投訴中,涉及流利說的投訴共有233條,其中絕大多數(shù)用戶都是課程進行到一半,想要申請退款,但是被商家置之不理。也有用戶提到,已經(jīng)打卡滿80天,按照活動要求可以申請退返學費,雖然已經(jīng)申請退費,但是并沒有收到客服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流利說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價物為3.44億,同比下降17%,下滑的資金狀況或許是公司不愿意退費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2016-2018年公司每位客戶的平均營銷成本分別為404元、349元、282元,均超過了當年的客單價。這就意味著,公司平均每獲取一個用戶,相應的虧損就會增加。
雖然平均每位客戶的營銷成本與客單價的剪刀差正在縮小,但是基于公司不斷擴大的凈虧損,想要扭虧為盈或許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隨著在線教育行業(yè)用戶增長日趨緩慢,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等龍頭公司紛紛增加營銷投入,但是收獲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面臨著用戶增長乏力的難題。面對這個行業(yè)瓶頸,流利說想要突圍,勢必繼續(xù)增加營銷投入,在用戶增長乏力的情況下,營收與凈利潤的剪刀差或?qū)⒃絹碓酱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