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足工業大麻領域,近兩個月龍津藥業在資本市場上表現火熱。通達信股票交易軟件顯示,自2月22日至3月20日,龍津藥業的股價區間漲幅高達223.52%。
但3月21日,龍津藥業股價也演繹了從漲停到幾近跌停的“大跳水”,背后或有公司收到問詢函的因素。當日上午,龍津藥業披露收到深交所有關其2018年年報的問詢函,其中涉及龍津藥業對政府補助是否存在重大依賴、公司營收與凈利潤為何背離等多個問題。而有關龍津藥業布局工業大麻業務的最新進展也被問及。
21日,龍津藥業董秘李亞鶴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將在規定的時間內對問詢函給出答復,相關問題請關注后續公告。
多個財務問題被問詢
半個月前,龍津藥業披露2018年年報:其取得營收3.36億元,同比增10.36%;實現歸屬凈利潤1387萬元,同比減少60.5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凈利潤為295萬元,同比減少84.67%。
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自政府補助,龍津藥業2018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821.87萬元。“是否對政府補助存在重大依賴”,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在問詢函中問及。
此外,龍津藥業去年的利息收入也被關注。去年公司利息收入為1032.22萬元,同比增長約1258%。龍津藥業稱,該變動因部分理財產品調整為結構性存款或定期存款,財務報表列示由投資收益調整為財務費用,利息收入計入經常性損益。該分類調整也導致公司2018年末的貨幣資金余額較2018年期初增加約3.1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有媒體報道認為,龍津藥業在2018年末將理財產品轉化為貨幣資金,從而將產生的利息收入從非經常性損益項目劃出,使得其2018年的扣非凈利潤避免了為負的命運。對于媒體的該疑問,龍津藥業回應稱,發生變動為年審會計師提出,依據去年央行發布的資管新規。
龍津藥業主營業務為中西藥的研發及產銷,主要產品為注射用燈盞花素,屬高純度中藥凍干粉注射劑。分產品看,其去年營收全部來自“中藥凍干粉針劑”。
龍津藥業披露,去年其產品銷售量為1998萬瓶,同比下降30.06%,連續兩年下滑。但公司銷售費用卻同比增加32.71%,連續兩年大幅上升。
對此,深交所要求龍津藥業結合行業背景、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等說明銷售費用率逐年增加且與產品銷量變動趨勢不相匹配的原因及合理性。
此外,龍津藥業產線技改是否必要、分季度收入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不匹配等問題亦被問詢。
據記者梳理,此次問詢函問及有關龍津藥業生產經營的12個問題。
對此,李亞鶴表示,公司已和會計師事務所聯系并主持回答,將在規定的時間內給出答復。
實控人減持為還債
今年2月下旬前,龍津藥業股價表現一直較為平淡。自2016年11月末至2019年1月,其股價持續下跌,由18元左右跌至6元附近。但從2月下旬開始,其股價卻走出了不一樣的斜率。據統計,自2月末至今,龍津藥業的股價最高漲幅超200%。
這主要因龍津藥業計劃涉足當下大熱的工業大麻領域。2月28日,龍津藥業稱,擬以1500萬元獲得云南牧亞51%的股權,后者主要業務為規模化種植工業大麻。
此后,龍津藥業股價連拉7個漲停,股價依然漲勢不減。而在2月22日至28日,龍津藥業的股價就已提前拉漲,成交額逐日放大。
龍津藥業股價步入高位后,3月15日,公司控股股東昆明群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群星投資)、實控人樊獻俄及第三大股東惠鑫盛投資拋出了減持計劃。其中,群星投資和樊獻俄擬減持合計不超過400.5萬股,不超公司總股本的1%,惠鑫盛投資擬減持不超430.5萬股。
李亞鶴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是因大股東自身資金需求,“大股東有部分債務到期了需要償還”。對于大股東減持可能給公司投資者帶來的影響,李亞鶴表示,去年大股東增持了1%,這次準備把去年增持的部分賣了,因此影響不大。
龍津藥業計劃涉足工業大麻業務,深交所高度關注。龍津藥業公告披露后,就曾收到有關問詢函。3月21日,深交所再度問詢龍津藥業,“請說明截至本問詢函回復日上述對外投資事項的進展。”
3月21日,龍津藥業股價大幅波動。當天下午14時50分左右,其股價開始迅速殺跌,由此前的漲停板變為收盤時的跌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