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全國會開展大規模的義務植樹活動,植樹造林的對于生態建設、對于國土綠化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也在今天發布了《2018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公布了我國造林草原建設等國土綠化的具體數據,我們來了解一下。
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全年完成造林1.06億畝,森林撫育1.28億畝,分別為年度任務的105%和106.5%。完成草原建設任務1.16億畝,國土綠化均超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大力開展草原保護修復、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草地治理等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共投入中央資金39.7億元。
草原生態持續向好,退耕還林工程、三北防護林工程等林業生態工程穩步實施,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逐步提升。我國成為世界森林資源增長最快的國家,森林覆蓋率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2%提高到目前的21.66%。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司長 趙良平:森林的總面積是31.2億畝,森林面積的持續擴大代表一個國家的生態的根本的改變。
趙良平介紹,2019年將繼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探索建立義務植樹激勵機制,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國土綠化,確保森林資源穩步增長。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司長 趙良平:今年的目標任務,主要任務就是完成1.01億畝的造林任務。一個是通過國家和地方的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來推進。第二是通過義務植樹,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來推進。第三是通過完善政策,組織動員社會力量來參與國土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