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9年2月28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羅文和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林少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米健,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羅文:
大家下午好!感謝各位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注和支持。借此機會,向社會各界關心、理解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朋友們,表示誠摯地謝意!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2017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見證發展改革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標志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一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大灣區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確提出了“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的目標要求,為我們推進大灣區建設指明了方向。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涉及到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面臨著世界上其他灣區建設所沒有的新情況。因此,它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在《規劃綱要》編制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各自優勢,注重合作共贏,為港澳發展注入新的動能,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有力支撐。基于以上,《規劃綱要》的編制主要作了四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從國家發展大局出發,明確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們始終堅持全球視野和全局站位,研究提出五大戰略定位,進一步發揮大灣區在國家改革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戰略需要。
二是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促進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規劃綱要》編制突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著眼于推動粵港澳協同發展,拓展港澳發展空間,豐富“一國兩制”新實踐。
三是發揮粵港澳比較優勢,增強區域的國際競爭力。《規劃綱要》強調善用“兩制”之利,讓體制的活力、市場的動力更加迸發出來,增強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競爭力。
四是深化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規劃綱要》突出創新的關鍵性作用,著眼破解制約合作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力爭在一些重大改革上先行先試,運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解決大灣區發展中遇到的問題。
以上概括起來,《規劃綱要》的主要內容就是“一個中心,一個愿景,七大重點,四項措施”。“一個中心”,就是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一個愿景”,就是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成為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示范。“七大重點”,就是明確了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七個重點領域。“四項措施”,就是加強組織領導、推動重點工作、防范化解風險、擴大社會參與。
事實上,我們已經會同粵港澳三地和有關部門,正在有力有序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比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加強,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正式通車運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加速形成;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人員貨物往來便利化取得新進展,市場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生活就業的政策舉措陸續出臺,大灣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溝通協調,精心組織實施,進行跟蹤分析評估,把《規劃綱要》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實到位。
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各地方、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定會一步一個腳印落地落實,朝著建成國際一流灣區的目標不斷邁進。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