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春節之后超出預期的反彈行情,偏股型基金今年以來業績迅速回升。而2018年年末成立的一批次新基金由于建倉時點正處市場低位,更是占得先機,開局即取得不錯收益。在賺錢效應帶動下,業內人士反映,近期基金發行和持續營銷出現一定的回暖跡象。這或許意味著,在海外資金持續加碼的同時,國內市場增量資金的入場亦初露端倪。
次新基金呈現賺錢效應
年初以來尤其是春節之后,A股市場走出了一波強勁的反彈行情。由于入場時機合適,一批次新基金迅速斬獲了一定的回報。Choice數據顯示,2018年11月以來成立的主動偏股型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中,部分基金成立以來收益率已經超過8%,甚至10%。比如成立于2018年12月3日的銀華行業輪動混合基金,截至2月15日的收益率已達到10.26%,其他如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富國金融地產行業混合、中庚價值領航混合等次新基金的收益率也超過8%。與此同時,這期間也成立一批普通指數型和指數增強型基金,由于倉位相對更高,也更好地抓住了市場機會。
受益于如火如荼的反彈行情,不僅次新基金開局良好,其余偏股型基金也借此扳回一局。Choice數據顯示,納入統計的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額分開計算)2019年以來的平均收益率達到8.66%,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則達到6.16%。
基民入場跡象顯現
在偏股型基金賺錢效應的帶動下,多家基金公司人士反映,近期基金銷售市場尤其是零售端市場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暖跡象。
一家正在發行新基金的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近期明顯感受到基金在渠道端受歡迎的程度超出了公司此前的預期。從每日的申購量來看,如果與2018年年底市場低迷時相比,幾乎是當時的數倍之多。
“近期第三方的基金銷售也出現一定的增長,主要集中在一些中長期業績居前的股票型基金、倉位較高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以及部分被市場看好的行業主題類基金。”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透露,有別于銀行等渠道的銷售需要通過新基金發行、持續營銷等推動,電商數據主要體現的是資金自然流入,實則最為直接地反映了基民對于A股市場的情緒。
另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近期部分銀行正在將營銷重點轉向權益類基金,當然債券類基金仍然受到投資者歡迎。
從機構認購情況來看,滬深兩市股票型ETF2019年以來呈現凈贖回態勢。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月15日共計凈贖回47.65億份。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大盤股指ETF已超過2018年申購成本線,顯示2018年機構投資者大量申購ETF進行底部加倉的策略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部分機構有趁反彈獲利了結的想法。不過,與2018年全年高達738億份的場內凈申購相比,短期內的贖回規模僅僅稱得上是相對微小的變化。與此同時,一些基金公司反饋,盡管年初以來機構的配置力度談不上大,但一些基金公司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也得到了機構申購。
“春季躁動”須注意節奏
目前來看,一些機構人士依舊看好當下正在演繹的“春季躁動”行情。他們認為,在經濟數據相對真空、政策持續發酵以及入摩擴容的預期下,增量資金入場跡象明顯,2月份市場表現仍值得期待。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今年以來北上資金共計流入約973.94億元,開年至今的28個交易日僅有2日為凈流出。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今年外資流入節奏與美股反彈節奏較為一致。隨著上周五美股的強勢上漲,疊加月底MSCI方面即將正式公布對于A股納入因子擴大市場咨詢結果,預計近期外資流入的格局有望得以延續。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連續上漲及情緒改善的情況下,兩融數據也出現久違的反彈。截至2月15日,兩融余額達7392.27億元,較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增加222.76億元。
不過,在看好“春季躁動”行情的同時,部分機構也依然心存一份謹慎。部分投資人士表示,2019年可能呈現先揚后抑的走勢。
朱雀投資分析,經過1月以來的上行,市場整體風險偏好發生很大修復,后續走勢若要持續,需要進一步的預期改善來推動。對于2019年的市場,下半年風險可能更大。若下半年經濟增速低于預期,且屆時市場又在高位,則很容易引起投資者對于業績下滑的擔憂。同時,歐美經濟越來越接近繁榮的拐點,下行風險也在加大。
華寶基金則表示,從歷史看,通常社融的同比增速底部領先經濟增長同比底部2-3個季度左右,此次社融同比增速從2018年12月的10.2%上調至10.8%左右,如果后續可以繼續企穩回升,那么經濟增速的底部大概率可以在2-3季度附近看到。后續經濟底部企穩但長周期看仍有下行壓力的可能性更高,這一情況類比2012年5月的情況。對資本市場而言,只有在剩余流動性高于均值的情況下才能迎來比較好的大盤整體行情。如果將目前階段的行情類比2012年5月-2013年6月這個階段,那么整體市場還是在震蕩的環境之中。短期市場仍然向好,雖然主線不明朗但仍表現出了明顯的市場熱情,不過仍需注意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