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停牌,高管辭職,年報未發……匯源果汁(01886.HK)遭遇了不少麻煩。
2月3日的公告顯示,匯源果汁非執行董事閻炎、行政總裁吳曉鵬已辭去相關職務。從今年1月13日以來,匯源果汁共計已有6名高管離職。從2018年4月3日發布了停牌公告之后,目前匯源果汁股票遲遲沒有復牌。同時,原定于當年3月29日發布的2017年年報并未發布,2018年半年報也未見蹤影。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指出,人事變動的風波也許和匯源果汁近年來的低迷業績狀況以及債務危機相關。
在健康風潮的影響之下,曾作為“國民果汁”的匯源,正逐漸被主打冷藏果汁的味全、農夫山泉以及一些熱門的NFC果汁品牌蠶食份額。“匯源在果汁上的升級沒有充分匹配。同時,非果汁產品也未見明顯的推動。”在山東從事包括匯源等飲料餐飲渠道工作的李川(化名)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向匯源果汁方面進行了解,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相關答復。
“空降兵”紛紛離場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自1月13日開始,執行董事崔現國、非執行董事許清流、獨立非執行董事趙亞利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梁民杰因個人原因等向公司請辭。由于不符合公司提名與薪酬委員會最低人數規定,匯源果汁表示,正在物色合適人選,以盡快填補空缺。
自2018年7月以來,匯源果汁高層已經歷了數次變動。而今年截至目前,包括吳曉鵬、閻炎在內,匯源果汁已有6名高管離職。值得留意的是,過去半年內匯源果汁新上任的管理層都是“空降兵”。
其中,時年40歲的吳曉鵬于2018年6月加入匯源,其擔任匯源果汁行政總裁僅半年有余。當時就任的公告指出,吳曉鵬在內部控
制、財務金融、企業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不難讓人聯想到,吳曉鵬的“空降救場”也許是為了幫助匯源果汁擺脫債務與融資上的危機。不過,吳曉鵬在此之前并無快消品運作經驗。
所謂的債務危機,起源于2018年3月匯源果汁的一則公告。公告顯示,在沒有得到董事會批準,沒有簽訂協議,也沒有對外披露的情況下,匯源果汁向匯源集團旗下的北京匯源(大股東朱新禮持有該公司絕大部分股權)借出了42.75億元貸款。這一行為違反了港交所上市規則中關于關聯交易申報、股東批準及披露的條款。
隨后,匯源果汁發布停牌公告。2018年6月,港交所介入匯源果汁違規事件,要求其對公司股票復牌列出相關條件,包括對相關貸款進行法證調查、公布調查結果、公布所有欠缺的財務業績等。如果匯源果汁不能在2020年1月31日前達成所有復牌條件,港交所上市部將展開取消其上市地位的程序。
據匯源果汁歷年財報顯示,2012年至2016年,匯源果汁扣非歸母凈利潤已經連續6年為負值,與此同時,公司負債總額卻逐年增加,截至2017年6月已高達115億元。而近年來匯源果汁得以維持,依賴于政府補貼與出售資產,根據財報,2012年至2016年,匯源果汁獲得的政府補貼收入總計已超過7億元。“債務危機、業績低迷,都是擺在高管面前的難題。
解決不了,辭職、頻繁換人其實是正常的,也就不意外了。”朱丹蓬對記者表示。
匯源果汁的“家族式管理”一直被外界詬病。在廣東從事過娃哈哈等飲料經銷生意的任敏(化名)對記者表示,“如果一個企業管理層都是老板的同鄉或者是有關系的人,這對企業來說并不是好事,對職業經理人來說,也會成為困擾。”
匯源果汁的實控人朱新禮在公司仍然有絕對話語權,公開報道顯示,朱新禮的兒子、女兒、胞兄、胞弟、女婿等諸多親屬均曾在匯源果汁出任要職。李川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他所接觸到的匯源員工基本都是山東人,“匯源內部還是比較家族企業模式的管理。”
記者留意到,對于匯源果汁而言,“空降兵”離場并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在2013年,前李錦記醬料集團CEO蘇盈福出任行政總裁一職。根據《界面》此前的報道,朱新禮曾斬釘截鐵地表態說:“哪怕匯源被我新招來的人折騰死了,我也認。”蘇盈福上任后開始了激進的改革,然而僅一年后,蘇盈福便辭任。
隨后,2014年4月,前百事大中華區飲料運營副總裁梁家祥出任匯源果汁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生產運營。同年9月,原常務副總裁于洪莉任職執行總裁。2017年,崔現國接任執行總裁一職,但2018年6月,崔現國也選擇了辭去該職位。
產品升級受限
從2008年開始,匯源果汁已經成為中國果汁營業額最大的公司,并在之后的連續7年內穩居純果汁和中濃度果汁市場占有率第一。來自歐睿咨詢的數據顯示,在100%果汁這一項中,匯源的市占率仍為第一,但是匯源果汁的
占比正在下滑,對比來看,匯源果汁銷量的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53.4%下滑至2017年上半年的45.8%,零售額的市場份額則從44.2%下滑至37.5%。
曾經作為“國民果汁第一品牌”的匯源正在遭遇主打健康、冷
藏果汁品牌的狙擊,包括味全、農夫山泉以及一些新興的NFC果汁品牌。在華潤萬家等商超工作過的趙磊(化名)對記者說,“匯源果汁主打的家庭裝、1升裝也就是在商超賣場銷售,它們在便利店是沒辦法賣的,而那里是這些冷藏果汁品牌的天下。”
“匯源果汁在北方地區的表現較為強勢,春節期間(11月、12月、1月)的銷量能占到全年銷量的一半以上。南方地區只在個別商超有售,我們曾建議它針對華中和華南地區推出定制版,但始終不見其
有所動作,”朱丹蓬說,“高端果汁前途和空間不小,果汁也是剛需產品,問題就是能不能匹配消費端的要求,包括對口感、包裝、渠道、營銷等升級,匯源需要在這些方面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
事實上,匯源果汁并非沒有意識到產品升級,在2015年先后推出100%低溫冷藏果汁和“鮮榨坊”NFC果汁,其中300ml規格的零售價為18.8元。不過,“鮮榨坊”NFC果汁僅在山東有售。李川對記者表示,“匯源在山東的餐飲渠道出貨量還是大的,鮮榨坊NFC果汁也是在山東賣得可以,出了山東省就不好賣了,甚至很多人是不知道匯源也有NFC果汁的產品線。”
100%果汁是匯源賴以起家的業務,并一直占據匯源產品收入的大頭,不過近期在逐漸下降,根據其財報,它的果汁營收從2013年的81.5%下降到2015年上半年的65.8%。這和匯源追求更多元產品線的策略相關。記者留意到,匯源果汁在2016年曾大量推出新品,包括“維+”、“萌果星球”等涵蓋果汁、輕口味功能飲料、蘇打水等多個品類。在此之前,它的非果汁產品屈指可數,包括雞尾酒產品“真炫”“愛上小時光”植物蛋白飲料。
“消費升級逼迫匯源投入大量費用去研發推廣新品,但是產品打開市場需要時間。”任敏表示。同時,還面臨不被消費者接受的市場風險,李川對記者說,“在餐飲渠道,我們沒有銷售過匯源的這些新品,還是以老品橙汁為主。對于新品,消費者的認知很少,我們不敢冒險。”
公開報道顯示,2016年,匯源的銷售人員從9222人銳減至1332人。“實際上,從很早之前,匯源就存在對業務員、經銷商方面不善管理的問題。為了業績增長,2015年匯源要求業務員如果兩個月完成不了任務就必須離開,為此人員流動性很大。”李川說。
他還表示,“對經銷商而言,也不容易。主要是控制價格上,不像可口可樂,匯源更多是將產品銷售給經銷商,至于經銷商如何銷售通常不予干涉,容易出現價格競爭的情況。在推廣上,匯源果汁給到我們經銷商的幫助不多,它更多時候將廣告資源投放于電視頻道等傳統的媒介,互聯網數字化方面的投放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