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商佳兆業集團向血漿領域的轉型似乎遇到了障礙。
A股上市公司振興生化近期宣布,子公司廣東雙林已領取新的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變更為第一大股東浙民投提名的新任董事長楊成成,并啟用新的公司公章。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浙民投全面接管廣東雙林,而佳兆業集團正在逐步喪失控制權。
資料顯示,廣東雙林是振興生化的核心資產,旗下有13個單采血漿站。截至2018年6月30日,廣東雙林的總資產、凈資產、收入及凈利潤占振興生化合并報表相應的指標比例分別為96%、162%、100%、132%,幾乎是憑一己之力支撐振興生化。
佳兆業集團作為一家房地產開發商,如何和廣東雙林這家“血漿”公司產生了關系呢?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主要源于佳兆業集團的“多元化”戰略。
2017年3月,遭遇涉腐、資產被查封、債務違約、掌門人遠遁香港等一系列危機并停牌近兩年的佳兆業集團復牌。危機過后的佳兆業集團開始涉足多個領域,從此走上了“買買買”的道路。其中僅2017年就發起了多筆收購,包括紐交所上市公司Nam Tai Property Inc 17.7%的股權,互聯網營銷企業明家聯合控股股東21.25%的股權和振興生化22.11%的股權。
截至目前,佳兆業集團持有5家上市公司股權,包括振興生化、美加醫學(更名佳兆業健康)、Nam Tai Property Inc、明家聯合和佳兆業物業。佳兆業集團官網的“公司介紹”欄目顯示,目前已涵蓋綜合開發、財富管理、城市更新、文化體育、商業運營、旅游產業、酒店餐飲、物業管理、航海運輸、健康醫療、科技產業、公寓辦公、足球俱樂部等超20個產業。
不過 ,佳兆業的多元化轉型成效甚微,業績依舊來自于主業房地產及物業銷售。財報顯示,其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物業銷售仍占總收益的95.2%和93.1%。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佳兆業集團進入城市運營等領域,專業度方面其實還是需要不斷去培育的。而轉型的成績,和此前債務危機下的陰影是有點關系的,當時竭力要在資金方面恢復正常的狀態。”
數據顯示,2018上半年,佳兆業集團的營業額為150.3億元,同比增長75.01%;實現凈利潤22.32億元,同比增長23.74%。業績增長良好的佳兆業集團,其負債總額也隨之增長。截至2018年6月,佳兆業集團總負債182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84.9%,而2016年底的負債金額約1400億左右。
不過,在多個領域積極布局的佳兆業集團也沒有停下其地產業務。2018上半年,佳兆業集團進入8個新城市,投入53.71億元拿下14幅土地,新增土地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克爾瑞2018年房企新增貨值排行榜顯示,佳兆業集團全年新增土地貨值達738.8億元,排名第3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