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滴滴低調上線“金融服務”,經記者核實,在滴滴出行中有兩個滴滴金融產品的引流入口,一是錢包欄目中分別有理財和保險的產品,二是對話框中有“滴滴金融”的推送。此外,滴滴金融有獨立APP。
截至目前,滴滴金融板塊已經上線金融服務產品包括:重大疾病互助計劃“點滴相互”、大病籌款產品“點滴求助”,以及健康險、車險、理財、滴滴支付、信用付等板塊。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金融的“點滴相互”與日前螞蟻金服推出的“相互寶”在產品模式上有相似之處。“點滴相互”覆蓋100種重疾包括惡性腫瘤、白血病和癱瘓等,最高互助金額50萬元,互助金額據不同年齡段劃分。用戶需要分攤的金額,等于互助金與管理費加起來除去總用戶數。“相互寶”是讓滿足條件的用戶0元加入,先享受保障后參與分攤,且分攤金額按照實際出險并通過核賠公示無異議的情況來計算。
據媒體報道,滴滴金融表示:“滴滴推出的互助計劃’點滴相互’2018年12月30日上線,仍處于灰度測試階段,目前有超過三萬名用戶加入該互助計劃。”截至1月3日上午10時左右,點滴相互界面顯示有4萬3千余人參與。
再看螞蟻相互的“相互寶”,截至同一時間,已經有1921萬8千余人加入。相互寶于2018年16日上線,上線后一天加入成員過百萬,3天達成330萬,9天加入人數破千萬。
二者從占領市場先機和參與勢頭上都有不小差距。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在“2018中國保險轉型發展高峰論壇”上談到過對滴滴“點滴相互”和螞蟻金服“相互寶”的看法。他表示:“12月20日,滴滴上線了(測試階段)一個和‘相互寶’差不多的‘點滴相互’,到今天(12月27日)剛1萬人。‘相互寶’剛上線的時候,起初一個星期每天一百萬人。不光因為支付寶用戶多,是因為公眾參與時會比較信用,滴滴出行前段對于發生危險的乘客關愛不夠,所以,參加者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