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1月份,銀行結匯10709億元,售匯11950億元,結售匯逆差1241億元。
1月份至11月份,銀行累計結匯113754億元,累計售匯117166億元,累計結售匯逆差3412億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昨日表示,11月份,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呈現基本平衡。我國外匯市場的供求主要有兩部分組成,一是銀行結售匯差額。二是境內銀行、境外清算行等市場主體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上的外匯買賣。如11月份客戶的遠期結售匯變化使得銀行向市場增加了112億美元外匯供給,與銀行結售匯逆差實現了供需基本平衡。在境內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匯率折算以及資產價格變動等因素綜合作用下,2018年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0617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86億美元。
王春英表示,當前外匯市場預期總體穩定。首先,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1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總體升值,市場主體的匯率預期合理分化,使得11月銀行遠期結售匯簽約連續第3個月保持順差,推動銀行部門向市場增加外匯供給。其次,企業利用外資、對外投資、跨境融資、內保外貸等保持基本穩定;個人購匯繼續呈現穩中有降態勢,10月和11月個人購匯規模均處于今年較低水平,11月同比下降9%。
王春英表示,近一段時期,國際環境錯綜復雜,外部壓力持續存在,但我國外匯市場總體呈現雙向波動、基本穩定的格局,沒有出現趨勢性的變化。這一方面體現了我國經濟平穩運行的根本性作用,另一方面也說明外匯市場參與主體更趨理性,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