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爆雷潮”后遺癥正蔓延至保險業。
繼12月初,長安責任被曝出踩雷P2P業務之后,又有2家險企被曝出踩雷P2P業務。在不足1個月時間內,已經3家財險公司被曝出踩雷P2P業務。
盡管近期屢有險企踩雷P2P業務,但據《證券日報》記者昨日對部分P2P平臺梳理顯示,依然有不少P2P平臺在官網的“合作伙伴”等醒目位置列出保險公司,希望能夠通過險企增信,甚至有P2P平臺宣稱已與十余家保險公司有合作。
一家開展網貸業務的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涉及網貸業務較少,目前相關業務也在收縮中。他同時提到,承保網貸履約險等業務出現賠付的情況目前不止一兩家險企。
險企屢被曝出踩雷P2P
網貸行業爆雷潮對保險公司的影響已經顯現。
從網貸行業目前的現狀來看,據第一網貸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全國基本正常網貸平臺1367家,主動關閉、提現困難、失聯跑路問題平臺等累計4190家。其中11月份新發生問題平臺94家,環比增加28家,上升42.42%;同比增加23家,上升32.29%。
從對保險公司的影響來看,雖然暫無全行業整體的數據,但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目前被曝出踩雷網貸業務的財險公司至少已有3家。
其中,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責任保險”)踩雷網貸的情況頗具代表性。近期,長安責任保險與P2P平臺合作的業務,被媒體曝出賠付明顯增多,并可能先賠付(有底層資產可以追償)數億元。
在被曝出踩雷網貸平臺后,并延期達監管上限15天后,長安責任保險公布了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從二季度的76.1%和152.3%均迅速大跌至-41.5%。
此外,中債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更新的長安責任保險2016年資本補充債券跟蹤評級顯示,由于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長安責任保險財務狀況大幅惡化,信用品質下滑,隨即對其開展本次不定期跟蹤評級,決定將其主體信用等級為由“A”下調為“A-”,并“列入信用觀察名單”,將債項等級由“A-”下調為“BBB+”。
除長安責任保險外,還有2家財險公司也被曝出由于項目逾期,觸發承保的履約保證保險出現理賠。例如,貴州某P2P平臺出現逾期,而承保方保險公司被曝出踩雷房抵貸。該貴州P2P平臺風險提示中表示,“保險公司提供履約保證保險,保障底層融資人按期足額償還本金和利息”。
房抵貸爆雷波及履約險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上述3家被P2P爆雷波及的保險公司中,有2家爆雷涉及網貸中的房抵貸業務,承保業務為房抵貸履約險。
何為房抵貸履約險?實際上,房抵貸履約險是借款人以本人持有的房地產資產為抵押擔保,到網貸平臺合作金融機構申請貸款,并投保保險公司貸款履約保證保險的一種險種,投保后保險公司承諾為借款人本息履約提供保障。
例如,精融匯和長安責任保險此前推出房抵貸,貸款額度一般不超過房產價值的70%;貸款期限為6個月;產品利率為7.0%,或視借款人資質另行規定;一次性還本付息。
在該產品推出時,精融匯曾表示,該產品推出后,抵押物房產所在地是資產價格較為穩定的城市,擁有成熟的二手房交易和評估市場,房產保值和變現能力強,抵押物需是無抵押無瑕疵的房產。“若借款人逾期,將由長安責任保險根據保單約定代償本息。”
一家涉足房抵貸履約險的險企表示,“目前公司涉及該業務得賠付1500萬元左右,代為賠償后,因為有底層資產,實際損失并沒有媒體報道那么大。”
P2P平臺借助保險增信
實際上,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目前依然有多家P2P平臺“標榜”其投資標的或投資項目由保險公司承保。
例如,邦融匯在官網的信息表示,其已與富德財險、長安責任險、易安財險、華農財險等12家保險公司,在保單質押、履約保證保險等業務,開展了積極合作。
“目前邦融匯擁有融資履約險和信用保證險等多個保險產品保障。其中根據履約保證保險協議,一旦出現借款逾期,保險公司將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向投資人(被保險人)賠償該合同項下借款人(投保人)應償還未償還的貨幣債務。邦融匯作為理賠代理人,可以在逾期發生的時候,代投資人直接向保險公司發起理賠流程,并完成理賠。”邦融匯同時提到。
實際上,P2P平臺宣傳的保險是不是真的“保險”,要看具體的保險條款、保險標的以及保險額度。有些保險是保障賬戶、資金支付環節安全的,并不保障融資項目的按時足額兌付。因此業內人士表示,投資P2P相關理財產品時,投資人要仔細分析平臺有關保險的宣傳,要辨析保險險種,從而做到理性投資。
從近年來各家P2P宣傳的情況來看,P2P與保險公司的合作中,出鏡率最高的險種是賬戶安全險。這一保險主要是為個人賬戶安全提供保障,在用戶資金充值、提現、存儲環節,或者用戶賬戶遭到盜刷、盜用造成的資金損失的情況下(具體內容由保險條款約定),保險公司會承擔相應損失。而投資人最擔心的因借款人逾期導致的財產損失,并不在該險種的保障范圍內。
除上述險種之外,借款人意外險也較多被P2P提及,投保人(通常為P2P平臺或借款人)為平臺借款人的人身安全投保,一旦借款人出現意外亡故、傷殘、重大疾病等情況導致借款人喪失還款能力時,保險公司將借款人人身意外險的理賠款用于向投資人償還借款的一種保險產品。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人身意外險,就意味著只有在借款人發生人身意外時,保險公司才會理賠并將理賠款用于清償借款人債務,而并非直接對借款項目提供保險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對借款項目提供保險保障的是各類履約保證保險,也稱借款保證保險。是指履約保證保險的受益人(即投資人)依據保險公司承保的保單,在投保人(即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履行還款義務的情況下,可以要求承保的保險公司按照保單約定承擔賠償責任、向投資人賠付本金及利息的一種保險產品。這類保險才是投資在購買P2P理財產品時最需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