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日前,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有91家藥企(約占A股上市藥企的1/3)發布了2018年全年業績預告,其中預計虧損企業5家,包括恒康醫療、上海萊士、未名醫藥、雙成藥業和千山藥機。
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5家企業中,恒康醫療和上海萊士都是上市10年的老企業,一家被稱為中國A股上市公司中最會炒股的企業;一家是藥企轉型醫療最成功的企業,今年兩家雙雙預計虧損超10億。
恒康醫療:凈利預虧損10億-14億元
恒康醫療今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7.71億元,同比增長38.39%;凈利潤虧損3.86億元,同比下滑253.49%。預計2018年虧損10億-14億元,同比變動-593.07%至-790.30%。
2008年,恒康醫療的前身“甘肅獨一味”在深交所上市。2012年以來,公司由藥品制造向醫療服務行業轉型,2014年更名為恒康醫療。2012年至2017年,恒康醫療營收由3.37億元上升至34億元,但凈利潤自2017年開始下滑。2017年,凈利潤2.03億元,同比減少49.75%;2018年前三季度凈利虧損3.87億元,同比下降253.49%。
上海萊士:凈利預虧10億-12億元
上海萊士今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4.09億元,同比下滑3.99%;凈利潤虧損12.93億元,同比下滑237.5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08億元,同比下滑16.76%。預計2018年虧損9.61億-12.12億元。
上海萊士2008年深交所上市,2008年至2013年,營收一直在5億元左右徘徊,凈利潤在1.5億元上下浮動。2014年開始,上海萊士“熱衷”并購的同時,開始涉足A股市場股票買賣,用自有資金炒股,2015年、2016年大賺,2017年開始虧損。
未名醫藥:凈利預虧6100萬-6900萬元
未名醫藥今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93億元,同比下滑35.26%;凈利潤1259.29萬元,同比下滑95.38%;扣非后凈利潤約為674萬元,同比下降近97.5%。預計2018年虧損將達6100萬元-6900萬元。
未名醫藥2015年借殼萬昌科技登陸資本市場。今年4月,因與子公司北京科興的控制權之爭,導致年報披露不及時而被深交所發函問詢,引發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雙成藥業:凈利預虧6000萬-7500萬元
雙成藥業今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59億元,同比增長61.39%;凈利潤虧損3245.20萬元,同比下滑237.32%。預計2018年虧損6000萬-7500萬元,同比變動-1050.15%至-1287.69%。
2012年,雙成藥業在深證交所中小板上市。主營多肽藥物的雙成藥業近幾年連續發生虧損,2016年凈利虧損3.88億元,2017年前三季度虧損962萬元。
千山藥機:2018年累計凈利潤虧損
千山藥機今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75億元,同比減少32.77%;凈利潤虧損4.0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虧損4.15億元。千山藥機稱,2018年一季度開始出現債務危機,債務危機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及業務情況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預計2018年累計凈利潤為虧損。
2011年5月上市的千山藥機,上市以來至2016年底合計盈利4.58億元,2017年和今年前三季度共虧損7.2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