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密集“交火”的中國紅牛運營方華彬集團與紅牛品牌持有方泰國天絲再度發聲。泰國天絲方面10月24日聲明稱,控股方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下稱“泰國紅牛”)提請強制清算中國紅牛。
記者今天獲悉,華彬集團已授權泰國一家律師事務所發布公告,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之女嚴丹驊將在泰國曼谷就詆毀、誹謗其父聲譽的言論向警方報案,并要對外公布50年協議的細節。
雙方再發聲明
根據泰國天絲發布的聲明顯示,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已于2018年10月15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的法律程序。并稱在清算期間,為確保“紅牛”在中國長久的發展,決定啟用新的合作伙伴和運營模式,確保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優質、合法的紅牛產品。
而華彬集團發布的聲明則再次提及,1995 年 3 月 27 日,泰國紅牛在泰國成立,注冊地位于泰國曼谷素坤逸路的華彬大廈 21 層。泰國紅牛設立的初衷與目的僅為聯絡中泰雙方的事務性公司,華彬集團和嚴彬是中國紅牛的實際出資人(可查閱公司入賬憑證、中國外匯管理條例)。
華彬還稱,嚴彬之女嚴丹驊是持有泰國紅牛股權比例第一的個人大股東。在泰國紅牛沒有召開股東會、董事會之前,任何關于不同意中國紅牛繼續經營的言論,均是涉嫌違法的、系盜用泰國紅牛名義作出,違背事實、違背法律。嚴丹驊將就盜用泰國紅牛名義違法發布停止中國紅牛經營的言論,在法院提起法律訴訟。
對于此次清算,有律師向新京報記者指出,關于強制清算案件,并非是向法院提交申請,法院就會立即采取清算措施。以本次案件來看,中國紅牛已申請工商續期,股東方面存在爭議,以及經營權限糾紛尚在司法審理過程中,法院應該不會立即采取強制清算的措施。未來還要看本次案件審理的走向如何。
50年協議將現出“真面目”?
據了解,嚴丹驊授權一家律師事務所在網站(www.korpniti.com)將向全球公布 1995 年 11 月 10 日50年協議及 1995 年 12 月 21 日合資合同(共 18 頁)。業內人士稱,這將是這份50年協議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也將使雙方的糾紛走向更明了的階段。
華彬相關負責人10月20日對新京報記者解釋稱,作為華彬集團以自有資金和人力運營紅牛品牌的成本和風險補償,泰國天絲上任上門人許書標承諾賦予合資企業至少50年獨家經營紅牛飲料的權利。“紅牛飲料在進入中國市場時是從零開始,無任何品牌優勢和市場積累,華彬在全新市場上為紅牛品牌開疆辟土,背負了資金壓力和業務風險。”
但泰國紅牛聯合英特生物在10月16日公告里否認與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或其相關方簽訂過“50年協議”。
華彬集團稱,根據中國紅牛近年來的經營情況,經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初步測算,如許氏家族第二代繼承者違反前述協議約定,將給中國紅牛造成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 150 億美元,不含華彬中國、中國紅牛已支出的 200 億品牌投入費用及已向泰方支付的 40億元費用)。嚴彬、中國紅牛將追究違約方法律責任并追討全部經濟損失,違約方必將承擔經濟賠償責任及一切法律后果。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50年協議華彬集團應該是可以拿出來的,之所以目前泰國天絲不承認該協議,也是因為雙方發生矛盾,關系緊張。一切都源于利益糾紛,所以還是要看未來雙方談判的結果如何。
爭議焦點:誰是中國紅牛實際控制人?
此前,泰國天絲以泰國紅牛和英特生物制藥控股有限公司(泰國天絲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置的離岸公司)的名義聯合發布聲明稱,泰國紅牛持有中國紅牛95%的股權,中國紅牛經營期限業已屆滿,且各方股東從未達成過任何關于延長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經營期限的協議。根據法律規定,中國紅牛應立即清算,并停止與清算無關的一切經營行為。
新京報記者查詢天眼查發現,如今中國紅牛的股份中,泰國紅牛持股88%,環球市場控股有限公司(華彬集團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置的離岸公司)、泰國天絲、懷柔鄉企分別持股4%、7%、1%。
華彬集團相關負責人曾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雖然目前工商登記顯示泰國紅牛持有中國紅牛88%的股權,實際上泰國華彬(華彬集團在泰國設立的公司)才是中國紅牛實際股東和出資人,泰國紅牛僅為名義股東。因此泰國華彬實際持中國紅牛95%股份,環球市場、懷柔鄉企分別持股4%、1%。中國紅牛注冊資本增至5602萬美元并維持至今,公司名義上的股權結構保持不變。
但泰國天絲10月22日回復新京報記者稱,經工商系統登記的股權結構顯示泰國紅牛與英特生物持有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合計95%的股權。“從歷史還是現在來看,許氏家族都是泰國紅牛和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無可爭辯的控股股東。”
業內人士指出,華彬集團與泰國天絲的糾紛實際上就是股權的糾紛,雙方通過訴訟、發表聲明等維權的方式愈加密集,也將這一“迷案”推向逐漸明朗的方向。誰才是中國紅牛的實際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