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藥業全資子公司先強藥業今年可謂“不消停”,先是4次因環保違規累計被罰36萬,現又因生產劣藥被罰30萬。專家表示,目前國內很多企業的通病是收購子公司之后不做內部管理的強化、調整,僅在財務和戰略發展層面進行對接,很容易出現問題。
日前,眾生藥業公告,稱收到了廣州市食藥監局行政處罰書。處罰書顯示,上海市青浦食品藥品檢驗所、大連市藥品檢驗所檢驗出先強藥業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間生產、銷售的藥品鹽酸甲氯芬酯膠囊,“有關物質”檢驗項結果不合規。廣州食藥監局沒收召回違規藥品鹽酸甲氯芬酯膠囊145盒,同時沒收先強藥業違法所得10.25萬元,并處以30.17萬元罰款。而在這之前,先強藥業已經4次因環保違規而受處罰。
為何屢次出現違規行為?是管理不到位還是外延擴張動作不斷疏于管理?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眾生藥業董秘,其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眾生藥業已經派人前去先強藥業進行管理,至于緣何屢次出現違規的問題,則表示不方便接受電話采訪。記者隨后將采訪提綱發至其公郵,截至發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復。
資料顯示,眾生藥業近幾年不斷拓展產業鏈,2015年3月以現金12.7億元收購先強藥業,當時因高毛利率遭深交所問詢。北京鼎臣醫藥咨詢創始人史立臣表示,企業被收購了就要納入到上市公司體系,對公司的整體業績是有影響的。現在國內企業的一個通病就是,收購之后不對子公司做內部管理層面的強化和調整,只是在財務和戰略發展上進行對接。“隨著中國監管措施越來越嚴,管理不到位的子公司必然會拖累整個上市企業的發展,長生生物就是一個很好的個案。”史立臣說,上市公司不僅要對收購企業整體運營負責,更要對已收購企業業務進行重新整合和優化,強化內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