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應收賬款逾期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也產生了不良影響,由于這期短融沒有兌付,民生銀行北京分行也起訴了公司,要求還款。”華業資本證券部人士表示,“控股股東華業發展方面表示會全力以赴幫助上市公司渡過難關,不過暫時不清楚具體手段。”
近日,華業資本(600240.SH)宣告“17華業資本CP001”未能完成兌付。
這是本月來又一例新增的上市公司發行主體債券違約案例。在此之前,今年A股市場已經有神霧環保、永泰能源、印紀傳媒(002143.SZ)等多家上市公司發行主體出現違約。
事實上,上周華業資本公告了本期債券本息償付存在不確定性,并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全力通過多途徑籌集償債資金。但如今隨著兌付日截止,華業資本的違約成為定局。
“公司就應收賬款的事情已經在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經偵大隊報案,現在朝陽分局經偵大隊受理了恒韻醫藥涉嫌合同詐騙的案件,但是目前還沒有正式立案,我們希望可以盡快解決。”10月17日,華業資本一位證券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而由于債券違約事件的發酵,華業資本的股價連續多日下跌,市值出現了大幅縮水。
87億市值蒸發
自9月27日起,華業資本股價出現多次跌停。10月17日,華業資本收報3.1元,市值44.2億,較今年年初的最高點縮水了約87億元。
“17華業資本CP001”的兌付危機在影像其股價走勢重要一筆。
資料顯示,“17華業資本CP001”是華業資本于2017年10月發行的一期短期融資券,期限為1年,發行規模為5億元,票面利率7.2%,主承銷商為民生銀行,發行時的公司主體評級為AA級,債項評級為A-1級。
10月8日宣告兌付不確定后,華業資本當日跌停,隨后股價又連續4個交易日出現跌停。
在此期間,評級機構給華業資本的信用評級也進入了下滑“快車道”。
10月8日,聯合評級公告將華業資本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BBB-,同時將“15華業債”債項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BBB-,并繼續將華業資本主體列入可能下調信用等級的評級觀察名單。
10月15日,東方金誠公告指出,預計華業資本不能按期償還“17華業資本CP001”應兌付的本金和利息,信用評級委員會決定將華業資本主體信用等級由CC下調至C,并將“17華業資本CP001”信用等級由C下調至D。
另一方面,由于大幅下跌的股價,華業資本的控股股東華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業發展”) 所持的公司股份已遭被動減持。
根據披露,華業發展所持華業資本股份將被依約強制賣出的計劃減持數量約1.4億股,計劃減持比例為9.82%。其中,國元證券已在10月15日強制賣出華業發展持有的華業資本無限售流通股24萬股,被動減持后,華業發展的持股比例降為23.43%。
“公司繼續通過多途徑努力籌措本期債券本息,盡快向投資人支付本期短期融資券的本金及利息。”對此,華業資本方面回應表示。
“應收賬款逾期對公司正常生產經營也產生了不良影響,由于這期短融沒有兌付,民生銀行北京分行也起訴了公司,要求還款。”前述華業資本證券部人士表示,“控股股東華業發展方面表示會全力以赴幫助上市公司渡過難關,不過暫時不清楚具體手段。”
企業自救
如何自救,也是如今擺在眾多債務危機企業面前的一個關鍵問題。
近日,同樣面臨債務違約的永泰能源(600157.SH)就后續工作表示,為加快資產出售工作,公司成立了資產處置工作組。
“資產處置的關鍵是這類企業手頭資產質量和處置的流動性,目前市場比較認可的資產一般是土地,房產。對于企業來說,出售資產也是比較有效的償債手段。”10月17日,北京某私募機構債券交易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而從機構端的反應來看,前期寬信用帶來的市場預期仍需要落地時間。
事實上,債券市場的信用債違約風波仍在持續。10月以來,“12寧上陵”、“10川煤債”等多期債券亦宣告違約。
“寬信用的落地周期較長,歷次寬信用政策效果較為顯著,對利率債影響偏空,但最近公司債券的市場融資表現反映出企業流動性緊張的情況持續,金融機構認可度依然不夠。此次寬信用政策更多依賴金融機構的市場選擇,實際落地可能需要經歷較長時間。”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固收總監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證券業協會與基金業協會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債券投資交易監測的通知》,對開展債券現券交易、債券回購、債券遠期和債券借貸交易業務的相關機構提出了相關交易數據報送要求,旨在強化機構風險把控。
“寬信用有助于修復市場對信用違約的悲觀預期,但難以實際解決實體融資和盈利下行帶來的違約問題,因此繼續強調高等級配置策略。在經濟面臨內外部壓力的背景下,7月政策從‘寬貨幣+緊信用’轉變為‘寬貨幣+寬信用’,央行通過發行匹配增發MLF鼓勵配置中低等級債券,資管新規細則也在過渡期內有所放松,但整體來看,去杠桿、去通道、打破剛兌、凈值化的大原則沒變。這些措施短期內對信用債有帶動緩和市場悲觀預期,但整體而言,經濟增速放緩,去杠桿大背景下,實體融資問題難以解決。”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孟祥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