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麻類用藥龍頭企業恩華藥業近日受“帶量采購”政策影響,股價受挫。記者注意到,今年也是恩華藥業上市第10年,這10年,恩華藥業雖然營收和凈利潤一直保持同步增長,但增長速度已在逐步放緩。
9月11日,國家醫保局主導下的試點聯合采購在上海召開座談會,恩華藥業成為第一批藥品帶量采購試點企業。隨即,醫藥股集體下挫,恩華藥業在短短幾個交易日的最高跌幅一度接近30%。
在9月13日舉辦了一次200多家機構參加的投資者電話會議后,恩華藥業高管9月18日增持公司股份5%左右。但業內人士稱,恩華藥業的增持行為被股民認為是“表率大于實質意義”。
北京鼎臣醫藥咨詢公司創始人史立臣表示,之所以恩華藥業受到的影響最大,主要是因為其主銷產品集中于中樞神經類,銷售渠道都在醫院。同時,此次進入采購范圍的兩款產品都是恩華藥業近兩年新上市的,“本來是有很好的增長空間,但是進入采購范圍之后,價格就會下大幅下降。”
史立臣認為,此次帶量采購對中標企業的主要威脅在于,價格下去了但是銷售額卻不一定能起來。“對于中標藥品為主銷產品的企業來說,若企業的產品按網傳的降價70%來競標的話,公司交易額就可能直接下降70%。”
恩華藥業此次中標帶量采購的兩款產品分別是右美托咪定和利培酮,恩華藥業稱,右美托咪定此前增速非常快,今年延續了高速增長的勢頭。“公司這個品種占整個市場的比例還不大,大概20%左右,增量主要來自二三線城市。”
資料顯示, 目前CFDA批準上市的右美托咪定有4家。根據IMS數據,2016年該品種在僅進入3省醫保的情況下銷售額達13.7億,恒瑞醫藥(藥品名艾貝寧)占比接近86%,恩華藥業的一思晚于艾貝寧兩年上市,市場占有率為6.15%。IMS數據顯示,2016年右美托咪定銷量增速為40%,在進入醫保的情況下,預計未來三年有望保持在40%以上。恩華藥業的一思2016年銷售額為7700萬,預計未來三年復合增速將超過60%。
恩華藥業此前曾表示,在右美托咪定調入醫保和招標全面落地的背景下,有望為公司業績帶來新一輪的高增長。
對于另一款產品利培酮,恩華藥業表示,利培酮的主要增量來自分散片,這一次納入的是常釋劑型。
對于近期帶量采購政策的影響,恩華藥業承認,整個醫藥板塊股價波動比較大。“對于帶量采購相關政策公司一直在關注,進行過專題學習,公司也有一些預案。”恩華藥業將如何應對此次影響?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董秘,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除新政影響問題外,作為一家上市已10年的企業,恩華藥業也面臨著業績增速放緩的問題。
數據來源:恩華藥業公告 制表:中國網財經
數據顯示,以完整會計年度看,從2008年到2017年,恩華藥業營收從9.52億元到33.93億元,增長3.56倍;凈利潤從0.41億元到3.95億元,增長9.63倍。
但是,恩華藥業業績增長率已不復上市初。數據顯示,2008年恩華藥業營收同比增長18.35%,2018上半年同比增長11.18%;200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2.69%,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長率只有25.20%。
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發現,恩華藥業營收和凈利潤增長率歷史最低點出現在2015年和2016年,2017年有所好轉。2015年,恩華藥業營收、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0.6%和15.71%,同比下降1.26%和10.97%;2016年凈利潤有所回升,但營收仍然下降1.52%;2017年,恩華藥業新老產品持續發力帶動業績增長,當年實現營收33.94億元,同比增長12.46%,凈利潤同比增長27.41%至3.95億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恩華藥業核心產品麻醉藥和精神類藥,之前獲得該類藥品生產許可的企業非常少,市場競爭程度低,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但今后國家或許會放松對中樞神經藥品的管制,導致市場競爭加劇。盡管恩華有著較強競爭優勢,但在“醫保控費”的大趨勢下,公司產品面臨著降價的風險,將對公司的盈利將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