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地產近期公布的半年報顯示,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5.14億元,同比增長9.28%;實現凈利潤65.05億元,同比增長15.13%;簽約銷售額2153.12億元,同比增長 46.86%,位居地產行業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2月召開的股東會上,保利地產董事長宋廣菊曾揚言要“重回地產前三”。數據顯示,上半年地產“前三甲”碧桂園、萬科、恒大的銷售額分別為4124.9億元、3046.6億元和3041.8億元。業內人士指出,保利地產與要縮短對與第三名之間千億元左右的差距,仍存有較大壓力。
三四線城市拓展面積升至50%
在重回行業前三的強烈訴求下,保利地產增加了土地儲備和項目投資力度。截至6月底,保利地產擁有待開發面積8950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7.04%;拿地總成本為1072億元,占上半年銷售額的49.79%。同時新拓展國內項目69個,新增容積率面積達1510萬平方米。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在保利地產新拿地塊和投資項目中,位于三四線城市的比重明顯加大。截至6月底,公司擁有的待開發土地中,39%的土地面積位于三四線城市,主要聚焦于珠三角、長三角等核心城市周邊;上半年三四線城市拓展金額占比為32%,拓展面積占比50%,而去年同期這一比例僅為25%。同時,在今年上半年新拓展的項目中,眉山、德陽、揭陽、孝感、襄陽等近20個三四線城市出現在項目名單中。
對于加快對三四線城市布局原因,保利地產董秘辦人員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并未對此做出正面回應,僅強調“公司始終堅持以一、二線城市為核心的區域布局策略”。
瑞銀證券房地產行業分析師諶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很多城市房價翻倍,三四線城市需求已經消化差不多;現在,支持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這個過程相對比較緩慢,預計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銷量可能會輕微下降。
資產負債率近80% 對內實施項目跟投
快速擴張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保利地產現金流壓力加大,資產負債率攀升。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保利地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98.33億元,在138家A股房地產企業中位居倒數第三,僅好于濱江集團和金地集團。
對于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流出,保利地產解釋稱系拓展、建安以及合作項目往來款支出增加所致。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質疑“公司是否會因拿地增多而導致資金緊張”,對此保利地產回應稱“截至2018年一季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724.48億元”。
經營性現金流為負值的保利地產,其資產負債率也在一路高企。截至6月底為79.32%,與上年同期的78.83%相比有增長,在138家A股房地產企業中排名39位,仍處于較高水平。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保利地產加快了融資步伐。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融資活動現金流入856.31億元,同比增長43.16%。有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央企,保利地產在融資方面的優勢也不容忽視,報告期內保利地產新增有息負債796.13億元,綜合成本5.09%,全部有息負債綜合成本僅4.86%,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保利地產還效仿碧桂園和萬科,在公司內部實施項目跟投機制。據了解,項目跟投是房企合伙人制中的一種激勵手段,去年12月保利地產董事會通過了《關于實施房地產項目跟投的議案》,同意公司實施房地產項目跟投方案,并規定單一項目跟投總金額上限不超過項目資金峰值的 10%。
有媒體報道稱,“自去年12月開始,保利地產已跟投30個項目,今年拿的項目都會要求跟投”。對此,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保利地產董秘辦進行核實,相關工作人員稱“無法與記者討論此問題”,該工作人員還補充稱,“跟投因與員工利益相關聯,會對公司項目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