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出行高峰致旅游和住宿價格上漲;分析稱核心CPI持平,不存在通脹壓力
新京報訊 (記者侯潤芳)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CPI同比上漲2.1%,時隔三個月重回“2”時代。國家統計局表示,暑假出行高峰、需求增加是CPI上漲的主要原因。此外,分析表示,未來CPI缺乏顯著反彈的動力,全年CPI預計在2%左右。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4%,影響CPI上漲約1.96個百分點。其中醫療保健、交通和通信、居住價格分別上漲4.6%、3.0%和2.4%,教育文化和娛樂、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上漲2.3%和1.6%,衣著、其他用品和服務價格均上漲1.2%。
7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5%,影響CPI上漲約0.10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9.6%,降幅繼續收窄,影響CPI下降約0.24個百分點。
“暑假出行高峰,需求增加,飛機票、旅游和賓館住宿價格分別上漲14.5%、7.9%和2.2%,三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9個百分點,是CPI上漲的主要原因;”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還表示,部分地區天氣炎熱、雨水偏多,不利于蔬菜的生產和儲運,鮮菜價格上漲1.7%,影響CPI上漲約0.04個百分點;時令瓜果大量上市,鮮果價格下降3.7%,影響CPI下降約0.06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報告表示,CPI上漲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漲幅為1.9%,連續3個月持平,不存在通脹壓力。
■延展
如何看待未來CPI走勢?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報告認為,中美貿易摩擦有升級風險,部分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可能會對國內物價帶來抬升作用。在國內需求穩中趨緩、狹義貨幣M1增速低位徘徊的背景下,未來CPI缺乏顯著反彈的動力。7月之后翹尾因素顯著回落,通脹水平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小。預計全年CPI同比上漲2%左右。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下半年CPI通脹預期或將有所抬升,年末CPI漲幅仍有望達到2.5%左右。他解釋,豬肉階段性供給收縮,暑期旅游、娛樂需求旺盛,以及氣候炎熱、降水偏多等因素將帶動8月CPI環比延續上漲趨勢。但因去年同期基數偏高,8月CPI翹尾因素較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預計將拖累CPI同比漲幅小幅回落至2.0%。“不過,伴隨全球再通脹周期開啟,國內豬周期見底回升,下半年中國CPI增速也將進入上行階段,而貿易摩擦升級也將給通脹帶來一定上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