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豐臺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消息,針對近日北京日報刊登的豐臺區嘉金大廈南側10余家燒烤、麻辣燙、臭豆腐攤點兒半夜開張一事,北京豐臺區右安門街道食藥安委召集城管、食藥、公安等部門執法人員立即開展行動,將這些“黑攤點”依法取締。
據悉,6日晚,北京市右安門街道食藥安委再次召集街道各執法部門,對該地區進行突擊復查,現場除了散步納涼的群眾,沒有看到任何違法攤販售賣食品。北京豐臺區右安門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指出:一周前,北京豐臺區右安門街道食藥安委就組織城管、食藥等執法部門對報道中的點位進行了環境綜合整治,現場取締了所有黑攤,從復查的情況來看,整治效果不錯,沒有出現反彈經營現象。
北京豐臺區右安門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防止該點位再出現路邊攤經營行為,在此地設立了執法崗亭,由城管部門安排兩名“哨兵”當日上崗,24小時蹲點值守。
據悉,此次違法商戶能夠迅速被取締,“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豐臺區右安門街道食藥安委負責同志指出,在日常執法過程中,采取了三式“武功”,一是層層吹哨,織網式監管。任何部門、任何群眾發現食品安全違法線索都可以主動“吹哨”,街道食藥安委“報到”并吹響“集結哨”,相關部門立即響應,形成層層對接、密集織網式的監管模式;二是高效集結,瞄準式出擊。經過多次磨合,目前,從食藥安委“吹哨”到執法力量“報到”可以控制在20分鐘內,各部門各司其職,精準出擊,執法效率和力度對違法者形成強大震懾。三是社會共治,全時式監督。主動安排執法人員、社區志愿者、媒體監督員充當“哨兵”,對食品安全隱患較大的重點地區24小時監控,形成“群眾監督,企業自律,部門協作”三方聯動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