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晚間,上交所發布消息稱,近日,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上交所調整收盤交易機制,實施三分鐘收盤集合競價,并對《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進行了修訂。
具體看,收盤集合競價的時間為14:57至15:00。收盤集合競價階段可以申報,不可撤單。行情揭示同開盤集合競價。債券、債券回購、基金等其他交易品種的收盤價產生方式不變。
上交所還配套修訂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異常交易實時監控細則》及《關于新股上市初期交易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上述調整將自2018年8月20日起實施。
近年來,我國證券市場快速發展,對證券收盤價的抗操縱性和穩定性要求進一步提高。筆者認為,此次上交所就此做出調整,采用收盤集合競價,有助于進一步維護收盤階段的價格平穩,減少尾盤異常波動對收盤價帶來的影響,進而維護市場交易秩序,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同時,這也是我國資本市場進一步與國際接軌的一個重要體現,因為收盤集合競價是國際證券市場收盤價產生的主要方式之一。
收盤價作為證券市場極其重要的一個參考價格,其決定方式的合理性、有效性受到市場極大關注。目前,上交所以連續競價方式結束收盤階段,每日收盤價由最后一筆交易前一分鐘的成交量平均加權價決定。這種機制下,收盤價容易受到尾盤大額訂單集中申報的影響,大幅偏離當日正常價格水平,使收盤價失去基準計量價格作用。
從A股實際情況來看,典型的表現就是“尾盤關頭直線拉升”甚至“收盤前一分鐘天地板”之類游資操縱下的股價異常波動屢見不鮮。顯然,這樣形成的個股收盤價,必然會對不少普通投資者構成誤導、誘導,形成風險因素。
當前,A股市場開盤都采用集合競價,避免了個別人利用大資金的優勢瞬間大筆買賣造成開盤價的失真。因此,當開盤價失真問題得到解決后,收盤價失真問題同樣需要得到解決。此次上交所對收盤交易機制調整,這樣可以讓收盤價格更加準確,完整反映當時時點投資者對這一價格的認同程度。
同時,此舉會加大資金“做收盤價”的難度和成本。因為如果有游資想操作做高收盤價,原本只需要“掃吃”最后1分鐘的所有賣單即可拉升股價,新規之下,就得一舉拿下3分鐘里的所有單子,那些圖謀用大資金的買賣來影響價格的狀況很難出現,避免個別資金操縱市場誤導其他投資者,進而起到維護市場穩定、維護投資者利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