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天氣晴朗,蒼梧縣遲熟荔枝開園采摘,園里到處歡聲笑語。
記者走進該縣沙頭鎮橫江村的荔枝園,一顆顆飽滿的荔枝掛滿枝頭,果農們正高興地采摘、分揀、過磅……
蒼梧沙頭荔枝最大的特點是遲熟。由于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沙頭荔枝上市期為7月中下旬,比其他地方的荔枝遲10—15天,正好避開集中上市,成為市場上的“珍品”。
“看,這荔枝晶瑩剔透,清甜可口,無論是色澤還是口感,都是極棒的。”橫江村荔枝種植大戶譚永仕摘了一簇荔枝在手上掂量,笑著告訴記者,他一共種有10多畝仙進奉,其中老樹嫁接新投產5畝、仙進奉枝苗5畝多,預計今年能摘仙進奉1100多公斤,按照市場價60—80元/公斤算,約有8萬元收入。
近年來,蒼梧縣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實行農業標準化管理,引導農民采取“合作社+農戶+基地+電商”的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建立了萬畝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示范基地,積極推進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融合發展,聚力打好產業、品牌、文化“三張牌”,推動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該縣遲熟荔枝2萬多畝,產值超2.4億元,帶動果農增收3000元以上。
“輸血+造血”,提升產業結構。該縣依托廣西荔枝龍眼創新團隊和廣州果樹研究所,進行品種改良,同時加大引進新品種力度,推廣荔枝“改低創高”工程,對集中連片的低產劣質樹實施高接換種、對樹勢衰弱或老齡的低產劣質樹進行復壯更新,將原有的禾荔果園高接改造為商品價值更高的仙進奉、桂味、雞嘴荔等優良品種。
“傳統桂味一般賣20元/公斤,但仙進奉荔枝能賣到60—80元/公斤,還供不應求咧!”橫江村家庭果園負責人龍友榮表示。
今年,橫江核心產區產量4200多噸,產值3000多萬元,其中優質品種占總面積比例超過10%,雞嘴荔、仙進奉、嶺豐糯等特色品種約400畝,優質品種占核心產區荔枝種植面積比例超過10%。
品牌+營銷,“品”出好滋味。蒼梧遲熟荔枝已成招牌,“蒼梧沙頭遲熟荔枝”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自2017年開始蒼梧縣舉辦沙頭遲熟荔枝節,吸引全國各地的客商、電商、消費者前來參加。今年,該縣全方位開展“遲熟荔枝”宣傳推介活動,在地鐵、抖音、各大推介會等頻頻亮相,激活品牌效應。同時,聯動電商平臺、冷鏈物流企業等眾多優質平臺資源與產區對接,促進經銷商和果農洽談達成合作意向。該縣先后與多家電商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讓荔枝線上銷售,打開新的流通渠道,每日通過冷鏈直郵、網點下單銷售到全國各地的雞嘴荔超過5500公斤。
文化+產業鏈,吃出“家”味道。以荔枝為媒,文化賦能,是遲熟荔枝發展成產業的加速器。該縣將荔枝文化與具有本地東安文化特色的產品展銷、非物質文化遺產《鯉魚舞》《木樨舞》表演、采茶劇主題相結合,通過文化賦能提高農業附加值,將產業鏈從賣荔枝延伸到賣文化。借助“蒼梧沙頭遲熟荔枝”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打造了集觀光旅游、水果采摘和農家樂為一體的周末親子鄉村游,每年接待游客10萬人次。同時,開展荔枝干、荔枝酒、飲料等系列產品加工,進一步提高遲熟荔枝附加產值,推廣“林經模式”,利用荔枝林,積極發展林下種植、養殖,在遲熟荔枝未產生效益前,持續帶動農民收益不減。
“利用3年時間,蒼梧荔枝高接換種1萬畝,新增擴種優質遲熟荔枝面積3000畝。”該縣水果生產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楊福新表示,通過遲熟荔枝產業,帶動了“荔”產業發展,受益人口1萬多人。(記者 梁乾勝 通訊員 冼江林 實習生 方雨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