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聯合發布了新版《關于對外省區市機動車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對外省、區、市號牌(含臨時號牌)機動車交通管理措施進行了調整。《通告》規定,將需辦理進京通行證的車輛行駛范圍由六環(不含)以內、通州區全域擴大至全市域。這是繼2019年11月1日起《關于對部分載客汽車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正式實施后,對于外地車牌限行的又一次升級。
《通告》稱,新政主要是為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要求,緩解全市道路通行壓力,減少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在加強移動污染源監管方面,《通告》明確,將需辦理進京通行證的車輛行駛范圍由六環(不含)以內、通州區全域擴大至全市域,禁止不符合北京市機動車排放標準的外省區市機動車通行北京市行政區域道路。
“北京現在執行的是國六的排放標準,那么外省市的車只要低于國六排放標準的,就不允許進入京內。如果是有長期進京需求的車主,可能需要考慮換購一輛國六排放的車,這促進了京津冀地區車輛整體向國六標準邁進;這一條也限制了高污染車輛對北京市內環境的影響,同時也減少了進京車輛的數量。”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此外,為最大限度減少對過境外省區市車輛的影響,《通告》對進京通行證采取分類管理,其中,不進入六環路(不含)以內道路、通州區全域道路的,辦理六環外進京通行證,不限制辦證次數及時限。需進入六環路(不含)以內道路、通州區全域道路的,辦理六環內進京通行證,每車每年可辦理12次,每次有效期為7天,與原有進京通行證辦理規定保持一致。
張翔認為:“對于進京通行證分類管理,不進六環的車辦證之后不限次數和時長,減少了車主的負擔,也減少了行政管理部門的負擔。”
除了需辦理進京通行證的區域范圍有所擴大,持有進京通行證的外省區市車輛禁行區域也有所調整。《通告》表示,為削減核心區交通壓力,綜合考慮路網承載能力和優化出行結構,將持有進京通行證的外省區市車輛禁行區域由二環(含)內主干路擴大至二環(含)內全域。
新版《通告》預留了緩沖期,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市交通、環保、公安交管部門將升級改造進京通行證辦理系統,進一步方便群眾通過互聯網或現場兩種方式辦理進京通行證。同時,市公安交管部門還將在相關道路增設完善標志標識,提示外省區市車輛辦理進京通行證,遵守禁限行規定,對于違反規定進入禁行區域道路行駛的,將依法予以處罰。
2018年,市交通委員會等三部門發布《關于對部分載客汽車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要求從2019年11月1日起,外埠車進入六環路(不含)以內道路和通州區全域范圍道路(不含高速公路主路)行駛的,須辦理進京通行證。每輛車每年最多辦理進京通行證12次,每次辦理的進京通行證有效期最長為7天。根據處罰限行的有關規定,在工作日(周一至周五)每天7-9時,17-20時,外地牌照車輛進入五環內的,將被處以100元罰款。
據當時規定,遠郊區可自行劃定辦證區域。門頭溝區政府在后續發布通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市級限行區域的基礎上,對區內部分行政區域內道路上行駛的外省、區、市核發號牌的載客汽車采取交通管理措施。
“根據對近12個月的數據分析,約70.9萬輛外埠號牌車輛連續辦理進京通行證長期在京使用。據監測和調查,近年來部分本市常住人口為規避小客車調控政策轉而在外省市登記上牌,月均超過3000輛,嚴重影響了本市機動車總量調控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目前,在城市快速路上行駛的車輛中外埠客車占比高達10%;五環路內居住區停放車輛中外埠客車占比為5%-13%,五環路外已達到15%-29.9%。”相關部門負責人曾在當時的政策解讀中談道。
前述負責人稱,外地車本地化的情況已十分突出,越來越多的外埠號牌客車長期占用本市道路資源和停車資源,不僅加劇了交通擁堵、加大了道路交通安全運行壓力,也使得本已十分緊張的停車資源更加緊缺,同時還增加了機動車尾氣污染。
對于不少北京市民由于“搖不到號”而上外地牌照,相關負責人當時表示,小客車數量調控政策正不斷優化。據市交通委綠色交通發展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從今年首次搖號的實踐情況看,家庭成員多、有老有小、長期參與搖號的家庭已經得到了切實的優先照顧。最終近六成指標被“無車家庭”搖中,家庭中簽率為個人的6.8倍。(記者 陶鳳 王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