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偏好固收類基金的低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而言,注重風控、波動相對小、收益相對少的債券類基金是較為合適的投資品種。然而,受今年債市調整、信用債違約等影響,債券型基金業績表現相對低迷,平均年內收益率僅為3.25%,更有逾120只債券型基金收益率告負,業績遇冷。
作為債券型基金中的重要類型,可轉債基金卻在“陣痛”中大放異彩,以優異的年內回報率霸屏債基年度收益排行榜。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29日,有數據統計的105只可轉債基金的平均年內收益率達到10.46%,較債券型基金整體平均年內收益率高出逾7個百分點,更有10只可轉債基金年內回報率超20%。
超120只債基
年內回報率告負
在今年股市結構性行情的背景下,主動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明顯,成為公募基金中的最大贏家。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截至12月27日,已有近20萬戶基金持有人因“踩中”排名前十的主動權益基金,獲得了超過120%的年內回報率,年內回報率超100%的基金更是多達50只。
然而,受債市調整、信用債違約等影響,一向因“波動相對小、收益相對少”特點備受低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喜愛的債券型基金,表現相對低迷。
從整體規模來看,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債券型基金自今年4月底達到3.43萬億元規模的年內高點后,開始出現連續7個月的下滑,11月底規模已下滑至2.55萬億元,較年初縮水了2150.9億元,成為年內唯一規模縮水的公募基金類型。
與此同時,由于2020年債市波及債券型基金,從整體業績來看,債券型基金的平均年內收益率也迅速走低。《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截至12月29日,共有124只債券型基金(A/C份額合并計算)年內收益率告負,平均年內收益率僅為3.25%,較去年同期下滑了近3個百分點,業績較為慘淡。
在今年的債基規模、業績不盡人意的背景下,低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該如何挖掘明年債基的投資機會,又該怎樣選擇債券型基金,成為基金持有人的一大課題。
據《證券日報》記者觀察,盡管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平均年內收益較為低迷,純債型基金的收益不太理想,但可轉債基金回報率逆勢增長,為不少基金持有人遞交了較為滿意的答卷。
對于公募基金來說,可轉債市場仍是一種配置型資產。隨著今年以來可轉債走出一波牛市行情,賺錢效應顯現,可轉債基金收益率也水漲船高。《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2月29日,有數據統計的105只可轉債基金的平均年內收益率達到10.46%,較債券型基金整體平均年內收益率高出逾7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們也正用實際行動逐漸加大可轉債的投資比重,以助力產品業績提升。據申萬宏源證券策略研究團隊數據顯示,從券種配置方面來看,以債券市值與基金凈值之比作為倉位指標,今年三季度大部分債券基金小幅增持可轉債,債基的可轉債倉位有所上調。其中,二級債基上調幅度最大,由16.47%上調至18.91%,其次是一級債基,上調0.84%可轉債倉位,純債基金和指數基金的倉位小幅增加。
債基收益率TOP20
8只為可轉債基金
不少可轉債基金的年內收益率排名位居債基前列。今年以來收益率排名前20的債券型基金中,有8只為可轉債基金,債券型基金年度收益排行榜中的冠亞季軍均被可轉債基金包攬。排名前三的債基分別是南方昌元可轉債,年內收益率近40%,位居第一。鵬華可轉債緊隨其后,以38.11%的收益率排名第二。華夏可轉債增排位第三,年內收益率也達到36.33%。
年內收益率超過20%的可轉債基金還有南方希元可轉債、廣發可轉債、中銀轉債增強、華商可轉債、博時轉債增強、前海開源可轉債、銀華可轉債。
盡管可轉債基金在債基中表現優秀,但由于可轉債基金大多是選擇流動性較好、規模較大的可轉債品種,而市場“暴漲”的可轉債總規模較小,且可轉債投資需要研究正股、債券利率等原因,投資門檻較高,十分考驗可轉債基金基金經理的投研實力。
所以若把時間線拉長來看,一些平均年內收益率較為突出的可轉債基金則更值得基金投資者關注。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在剔除成立不足一年的新基金、同時為避免基金清盤的風險剔除規模小于1億元的可轉債基金后發現,近兩年的可轉債年內收益率均在30%以上的可轉債基金僅有3只,分別是南方希元可轉債、華夏可轉債增強A、鵬華可轉債A。
近期有業內人士坦言,對于2021年債市的穩定性依舊持謹慎態度,認為債券類基金仍有估值調整的風險。不過,也有機構對記者表示,對于偏好固收類基金的低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來說,選擇注重風控的債券類基金在2021年仍是不錯的投資品種。對于當下比較火熱的“固收+”產品而言,可轉債基金更有可能提供偏絕對收益、波動更加可控的策略。投資方式上可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長期持有,分散投資風險,提高盈利的概率。
關鍵詞: 可轉債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