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口腔品牌恒倫醫療,正沖刺創業板IPO,欲成為A股第二家上市口腔醫院。
恒倫醫療的實控人冀新江,起家之路始于2011年在山西成立恒倫醫療,開設恒倫口腔醫院。之后,冀新江承接改制的山西紅十字口腔醫院,并在山西、陜西等省份投資多家醫院、診所。
在A股市場,主營口腔醫院的上市公司僅有通策醫療。作為消費醫療的白馬股,通策醫療因牙醫規模龐大、牙椅產出較高、全國擴張迅猛,股價接連創出新高。
相比之下,恒倫醫療無論是牙醫規模、牙椅產出,都落后于通策醫療。之前在一些省份的擴張中,恒倫醫療還與委托醫院、子公司發生過糾紛。2019年,恒倫醫療以體外培養的方式,裝入了一塊河北優質診所,但新冠疫情在2020年末的再度出現,又讓恒倫醫療的全國擴張之路,撲朔迷離。
2019年業績下滑
恒倫醫療上市路的第一道難關,卡在了業績下滑。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恒倫醫療的營業收入依次為3.29億元、3.60億元、3.73億元、1.45億元,凈利潤依次為3744.63萬元、5473.17萬元、4713.31萬元、1006.61萬元。其中,雖然2019年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凈利潤卻同比下降13.88%。
根據招股書,恒倫醫療擁有3家口腔醫院、28家直營連鎖門診部、4家義齒生產加工中心。3家口腔醫院是核心資產,2019年合計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89億元、3104.45萬元,占同年總收入、凈利潤的50.67%、65.9%。
恒倫醫療的醫院和診所,幾乎都在山西、陜西等北方省份。規模最大的恒倫口腔醫院,2019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13億元、2187.74億元,較2018年的1.19億元、3009.24萬元有所收縮,從而拖累恒倫醫療的業績。
醫院的業績來自門診。2019年度,恒倫口腔醫院的門診量為10.2萬人次,較2018年10.5萬人次有所減少。
華創證券在一份研報里指出,口腔醫院的核心指標是牙醫、牙椅的數量,牙醫規模和單個牙椅產出決定了醫院的盈利前景。
截至2020年6月末,恒倫醫療的執業醫師230多名,副主任及以上醫師37名,主治醫師79名。學歷方面,碩士、本科分別有63名、362名。
對比通策醫療,2019年末擁有醫生1000名,碩博、本科分別有399名、1039名。一位上海公立醫院的牙醫認為,目前年輕牙醫的學歷至少碩士,碩士占比可以反映機構的前途。
以此計算,恒倫醫療碩士占執業醫師的比例為27.4%,通策醫療碩博占醫生的比例為39.9%。
牙椅方面, 2020年上半年恒倫醫療有409臺牙椅。對應同期的收入測算,恒倫醫療單個牙椅的產出為35.45萬元,低于同期通策醫藥的40.67萬元。
兩條路荊棘叢生
招股書披露,恒倫醫療承接有部分省份多家醫院的口腔外包業務。表面上,該模式有效拓寬了獲客渠道,但實際操作中,卻牽扯出不少訴訟、壞賬。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恒倫醫療在2019年曾與太原市第九人民醫院對簿公堂。起因是恒倫醫療承接該醫院的口腔外包業務,但之后未收到款項并提出訴訟,要求醫院支付62.57萬元,并最終勝訴。
不過,截至2020年6月,太原市第九人民醫院仍有27.73萬元未向恒倫醫療償還。單項計提的目錄里,共6家醫院、診所拖欠恒倫醫療156.37萬元,并預計無法收回。
對此,《投資者網》就目前有多少醫院委托的外包業務,以及是否有大面積壞賬風險等問題,向恒倫醫療電話求證,但無人接聽。
既然恒倫醫療承接醫院外包業務引發不少壞賬,那么自建診所獲取客源,就成了恒倫醫療新的增長點。不過,事實證明此路也荊棘叢生。
2018年至2019年,恒倫醫療先后分別出售晉城美源口腔、長治門診的46%股權、51%股權。其中,晉城美源口腔還與恒倫醫療發生過糾紛。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17年恒倫醫療曾把晉城美源口腔告上法庭。起因是恒倫醫療要求晉城美源口腔償還借款322萬元,但晉城美源口腔辯解雙方是股東、公司之間的投資關系,因此不存在借貸事實。
最終,法院判定恒倫醫療勝訴,但恒倫醫療也決定撤出晉城美源口腔。招股書披露,恒倫醫療最初以46萬元投資晉城美源口腔46%股權,但最終僅出售20萬元,折價56.62%。
同時,恒倫醫療在投資醫院、挖掘個人客戶時,個人壞賬規模也在激增。單項計提中,零星客戶的壞賬準備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分別為26.69萬元、83.8萬元、152.35萬元,并預計無法收回。
體外擴張模式藏隱憂
醫院診所的培育周期,向來是口腔業務的痛點。前述牙醫表示,一家牙科診所的培育期在6年左右。因此,很多民營機構會選擇體外培養的模式降低風險。
所謂體外培養,指的是公司先通過關聯人投資新建醫院,新建醫院運營、盈利穩定后,再由公司出面收購,并入業績報表。這方面,通策醫療是口腔醫院的先行者,并通過該模式向全國迅速擴張。
2019年6月至12月,恒倫醫療先后收購尚梵門診、新民門診、優里卡、石家莊恒倫精良、優德門診等企業。
根據招股書,杜兆軍是石家莊恒倫精良的法定代表人,也是石家莊恒倫精良的創始人,還是恒倫醫療的股東,身份和背景頗為復雜。
2016年,河北新聞廣播曾專訪杜兆軍,其曾在河北省人民醫院口腔科履任16年,之后下海創立精良齒科。2015年,精良齒科擁有診所面積超1000平米。
企查查顯示,精良齒科已經注銷。2019年4月,杜兆軍出資200萬元,設立石家莊恒倫精良。比對企查查上精良齒科的經營地,與招股書里石家莊恒倫精良的注冊地,同為石家莊水源街14號。
一個地址,兩個公司,一個實控人。杜兆軍就此成為了恒倫醫療體外培養的一個點。之后,杜兆軍把深耕河北多年的口腔業務,出售給恒倫醫療,并以入股方式成為了恒倫醫療的新股東。
2019年8月,恒倫醫療實施增資擴股,增資價格為8元/股,其中杜兆軍認購100萬股。同年11月,恒倫醫療以1735萬元,收購石家莊恒倫精良全部股權。
這筆資產注入,從石家莊恒倫精良創立到被收購,僅用時7個月。招股書披露,截至2019年10月,石家莊恒倫精良被第三方評估機構測評,其全部權益的市場價值為4005.58萬元。而截至2020年上半年,石家莊恒倫精良的凈資產為501.94萬元。
雖然恒倫醫療收購了河北的成熟診所,邁出了進軍全國的第一步,但也付出高商譽的代價。
根據招股書,恒倫醫療收購石家莊恒倫精良后,產生商譽3070.65萬元,分別占恒倫醫療2020年上半年總商譽、凈利潤的89.73%、205.05%。
2020年上半年,石家莊恒倫精良的凈利潤為95.32萬元,較2019年度7.27萬元大有增長。不過,2020年末河北突發新冠疫情,或影響其口腔業務。
對此,《投資者網》就河北疫情是否會沖擊石家莊恒倫精良的業績,進而影響商譽和凈利潤等問題向恒倫醫療求證,但對方未予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