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已經結束十多天了,在這十幾天時間里,考生們除了養精蓄銳,恢復在考研期間因“新冠疫情”感染而導致的身體下降,還在思考今年考研能不能夠成功“上岸”。
還有的考生在思考如果第一志愿高校不能成功“上岸”,應該選擇哪些高校作為調劑的目標。目前,已經有不少的高校發布了調劑信息,顯示了這些高校某些專業報考人數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不過,人們注意到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總的報考人數有所增加。從教育部公布的考研人數看,共有473.8萬人,比2022年增加了16.8萬人。
(資料圖)
從省、市、自治區的角度來看,北京市、浙江省、江蘇省等絕大多數省、市、自治區報考人數都有增長。
其中,北京市報考人數呈現持續上漲的態勢。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市考研報考人數是106155人,同比2016年增長了20.8%。
2018年,北京市考研報名人數是11.2萬人,比2017年增加了0.6萬人,增長率是5.65%。
2019年,北京市考研報名人數是129497人,比2018年增加了1.72萬人,增長率是15.36%。
2020年,北京市考研報名人數是135899人,比2019年度增加了6402人,增長率是4.94%。
2021年,北京市考研報名人數是13.8萬人,比2020年增加了3000人左右,增長率繼續保持在2.21%。
2022年,北京市考研報名人數是15.16萬人,比2021年增加了1.4萬人,增長率是10.15%。
而2023年,北京市考研報名人數是15.2萬人,比2022年小幅度增長了400人左右,增長率0.26%。
北京市高校考研人數連續七年持續增長,除了全國高校畢業生持續增長,就業形勢嚴峻之外,更多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北京市的頂尖高校、高水平大學比較多,對學生有強大的吸引力。
北京市有8所985工程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對全國考生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同樣具有招生號召力。
此外,北京市211工程大學也達到了26所,這些高校中,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等院校,都在全國家長和考生中,耳熟能詳,有著良好的印象。
北京市的“雙一流”建設高校達到了34所,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排名第二的江蘇省只有16所,比北京市少了18所之多,差距在一半以上。
第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考研報名人數長期保持穩定,其他的高校略有增長。
從近幾年的考研報名人數看,北京大學保持在30000人左右的規模,清華大學保持在20000人左右的規模。而中國人民大學長期保持在27000人左右。
北京市的“雙非”院校中,也有許多院校屬于招生生源好,就業形勢好的精品大學。比如: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國際關系學院、中國戲劇學院、北京語言大學等等,都屬于院校層次并不高,但是招生形勢好,出路好的高校。
正是因為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就業形勢明朗,就會吸引更多的考生報考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北京市共有92所高校,排名全國第十四位。高校多,報考研究生的人數自然就會多一些,這是常識。
第三,在北京市就業,本科畢業生幾乎沒有優勢,而碩士研究生成為了標配。
北京市國有企業多,外企也多,這些企業對于員工的學歷要求自然就高,別說是碩士,博士研究生也不敢說自己有絕對的優勢。
據統計,北京市擁有各類博士學位人口18000多人,比排名第二的上海市多出了12000多人。全國博士學位人口約有65000余人,北京市博士人口占比達到了27.69%,即占比1/4以上。
此外,北京市共有126萬碩士人口,占全國碩士研究生學歷人口989萬人的12.74%,在全國也處于領先地位。
因此,在北京市的高校不考研究生,在今后就業的出路上就要狹窄得多。在北京市,考研是回避不了的現實問題。
北京市高校多,畢業生人數自然就多。要想在北京市立足,沒有碩士以上學歷,是相當難的。北京市用人單位招聘,碩士學歷是起碼的要求,而且,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的碩士才會獲得更多的聘用機會。
在這種形勢下,北京市高校畢業生如果想留在北京市就業,高水平大學的本科畢業生已經沒有勝算。在首都就業,高水平大學和高學歷成為致用的“法寶”和敲門磚。
第四,北京市高校考研報考人數占比非常高,有的超過90%。
那么,北京市部分高校中,哪些高校考研報名人數多呢?除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之外,考研報名人數超過10000人以上的高校,還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校區)、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等。
以上高校考研報名的人數多,與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院校層次息息相關。
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北京印刷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北京電影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國際關系學院、中國戲劇學院考研報名人數比較少。其主要原因是這些高校的規模比較小。
比如:北京印刷學院在校生8000人左右,考研報名人數是4287人,報考率達到了53%。北京電影學院在校生人數是4100多人,考研報名人數是3000人,報考率達到了12.48%。
國際關系學院在校生人數是2920余人,而考研報名人數是997人,報考率達到了34.14%。中國戲劇學院在校生人數是2000人,考研報名人數是625人,占應屆畢業生之比90%以上。
所以說,北京市高校考研報名人數連續七年保持增長,這與就業大背景有一定的關系,與北京市高校多有一定的關系,與畢業生們的孜孜不倦地追求也有必然的關系。
?自從2000年以來,我國考研人數總體上保持了增長的趨勢,與各省、市、自治區考研人數連續增長直接關聯。
在這種形勢下,不能指責考生們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更多地要給他們以支持和理解。至少,考研能夠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養,這可是千真萬確的。尊敬的網友,您也會贊同這種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