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發現,這幾年各大網絡平臺和媒體報道里提及年輕人的頻率非常高。
在電子媒介里長大的一群人,熱衷于在網絡沖浪時瘋狂玩梗,又常常吃“瓜”吃到自己頭上:“這屆年輕人為什么焦慮”“這屆年輕人為何偏愛丑東西”“這屆年輕人有哪些迷惑行為”......
一時間,“這屆年輕人”這個關于代際的標簽頻繁出沒在人們的信息流里。越來越多的新現象、新事物都能落到年輕群體身上,它不僅成為相關新聞、話題的萬能主語,更作為傳播符號被信息發布者紛紛采納。但當“這屆年輕人”被過度使用后,群體性祛魅的現象也隨之而來,甚至引發了一些受眾的倦怠與厭煩。
(資料圖)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將和大家一起探討網絡信息中的“這屆年輕人”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傳播符號?為何被視為流量密碼?是否會成為流量棄兒?
“這屆年輕人”,已經在網絡上泛濫
就在這個月,有媒體在社交平臺發了一條貼文:“為啥老說這屆年輕人?實在是令人心疼!明明年紀不大,卻已經在網上歷經了滄海桑田......”
在微博上搜索,僅僅半年時間,就已經有快900條帶有這種標簽的話題或者文章發布,閱讀上千萬、上了熱搜榜的更是不計其數。
圖片來源:微博
看似五花八門,但仔細觀察其實也有規律可言:
首先,結合實時熱點話題,無論是大趨勢還是小苗頭,都可以在前面加個“年輕人”的噱頭來提一提熱度。
從一直處于輿論風口浪尖的“年輕人為什么不想結婚生娃了”、到各種生活小趨勢、小熱潮,比如今年夏天流行起來的“雪糕刺客”,就有了相應的詞條叫做“這屆年輕人如何捍衛雪糕自由”。還有一系列讓人意想不到的切入角度:“原來這屆年輕人把襪套當秋褲穿”“這屆年輕人發量多的原因”......
可是當我們再反復琢磨推敲,會發現其中有些詞條營銷屬性很重,尤其是當指向了具體的產品或者某些消費趨勢,點開之后多半會在前排的帖子中發現品牌廣告。比如一個看上去無厘頭的詞條“這屆年輕人喝水有一套”,點開就是某個購物節的營銷,帶著些許對目標消費群體——年輕人的“討好”意味。
而在那些非廣告的詞條下,又能從描述中看出它們以一種長輩的姿態對年輕人的現狀進行理解與寬慰。比如,在一個名為“這屆年輕人的快樂有多簡單”的話題下,主持人(某新聞媒體)是這樣描述的:“近年來,花樣‘販賣焦慮’不斷沖擊著年輕人的神經,過度勞累、副業焦慮、長期熬夜似乎成為一種常態。其實快樂很簡單......對你而言,最簡單的快樂是什么?”這段文案表達出了希望年輕群體生活得更加快樂與輕松的價值預判。
再比如“這屆年輕人不怕裁員”的導語中寫著:“這一屆年輕人,好像根本不害怕失業或者裁員。更讓他們焦慮的可能是,在回擊領導或者老板的時候,如何截圖發到社交網絡上,畢竟反對職場PUA等內容是流量更高的話題。”
圖片來源:微博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這種“標簽化的傳播”常常伴隨著某種期望:“比起刻畫某一代人的群體特征,代際標簽或許更能夠反映出一個時代環境的特征。而且,比起說‘年輕人是怎樣的’,我們看到更多的是輿論環境‘更需要怎樣的年輕人’”。[1]
如果再多看些例子,甚至能夠發現這些話題、標題還能兩兩對仗。這邊正討論“年輕人花錢有多猛”,那邊就開始稱贊“年輕人的省錢大法”;剛分析完年輕人“為了不將就能有多努力”,就開始將“年輕人的佛系舉動”娓娓道來......
在對比之下,仿佛這屆年輕人變成了最糾結的一群人,在新聞、熱搜榜與各式標簽中反復橫跳,忙到飛起。
為什么議程設置總是帶上年輕人?
在一次采訪中,脫口秀演員李雪琴被問到自己是否介意身上的標簽時,她回答說:“我一個學廣告的,知道認識一個人最快的途徑就是通過一個標簽。”
在信息傳播中,為什么一旦某類群體行為被貼上標簽,就會加速傳播進程?又為什么“年輕人”成為了其中熱度居高不下的代表?
第一,從選題角度來看,省力好用是真的。
用明確直接的一句話覆蓋主流群體的社會趨勢自然要比長篇大論易于理解,因為這符合傳播中社會心理學的“最省力原則”——現代人眼前要處理的信息浩如煙海,而使用標簽體系分類不同對象進行記憶,是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不自覺會產生的反應。
內容發布者通過選題標簽先對內容進行歸類,再借助互聯網信息實時傳達的效率,就能夠構建出一個又一個看似確鑿的虛擬群體現象,調取受眾的興趣點擊。換言之,這是一種標簽創建者在傳播初期就對目標受眾作用的認知管理。
再從對受眾的號召力出發,“話題詞”這個內容產品的形態已經足夠深入人心。比起曾經需要線下集會表征共同意愿的文化群體,互聯網時代的我們正慢慢丟棄那些依靠文化內核來搭建溝通橋梁的傳統方式,如今一個“話題詞”(hashtag)就足矣。在這個層面上,和層出不窮的流行梗一樣,標簽也是流行文化的代表性載體與符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第二,從傳播實操的角度來看,話題詞越模糊越容易操作也是真的。
“這屆年輕人有多能吃苦”“為什么這屆年輕人不敢生病了”“這屆年輕人讀書有多狠”......無論是陳述句還是疑問句,看似表達出了明確的觀點與立場,但實際描述的是一個曖昧且模糊的邊界:調研范圍到底有多大?有無關于年齡/地域/家庭背景等條件的限制?如何衡量如“能吃苦”或者“愛讀書”的程度?
如同學術界的文獻綜述,選題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內容整合,而在社交媒體上的整合方式必須通俗易懂,大多數做不到像是文獻綜述或者調研報告那么嚴謹,這為受眾(解碼者)留出了足夠的想象空間,也為內容生產者(編碼者)留出足夠的解釋范圍。
說白了其實就是,“這屆年輕人”是個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裝。這個詞不一定能精準定位某一具體事件、新聞或話題里的當事人,但用它來形容和概括很多群體又不會出錯。
第三,從受眾心理的角度來看,目標人群總是更關心和自己相關的信息,這也是真的。
我們可以用傳播心理學上的巴納姆效應解釋:人們總是會對他們自己認為是為其量身定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給予“高度準確”的評價,即使那些描述看上去模糊而普遍,換成怎樣的角度都能夠適用。[2]
而在“這屆年輕人”剛剛風靡的時候,一些相關的文章、話題詞條的確更容易吸引年輕人關注,某種意義上它就是流量密碼。這與星座占卜、心理測試流行的原理如出一轍,都利用了受眾的心理暗示效應,產生一種“媒體說這屆年輕人XXX,我好像也是這樣”的感覺。
“年輕人”標簽的傳播價值在打折扣
別看現在的年輕人每隔幾天都要上一次熱搜榜單,但這并非是出現在這個時代的獨特現象。實際上,被貼上代際身份的標簽是每代人都經歷過的事情。在社會學與傳播學對于社會身份的研究中,專門有關于“代際身份”的分支。
對同一類代際身份貼上標簽,的確能夠做到對共有特征的概括與歸類,但顯而易見的缺陷也在于將個體之間的差異一言而蔽之,這不僅僅是對于同一代際下的人們而言,更是遮蔽了不同代際之間對話的空間。比如,曾經就有不少80后對90后有著諸如“個人主義”“叛逆”的刻板印象。
但當此類被強行貼上的代際標簽逐漸污名化或泛濫化,并以偏概全地歸納年輕人整體形象時,受眾開始出現反彈。有媒體欄目曾在今年面向00后群體發起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年輕人對其中一些代表性標簽并不買賬。超過三分之一的00后反感被貼上職場類標簽:“有35.5%的00后反感‘不服管’標簽,21.5%反感‘整頓職場’。”[3]
圖片來源:DT塔門(00后最反感的標簽 TOP10)
這其實提醒人們,個體分化一直都很復雜,媒體和平臺編輯塑造的以“這屆年輕人”為主語的話題,將越來越難指代真實世界中的年輕人,而且長此以往可能會造成反噬,讓年輕人對這個詞及其相關的內容避而遠之。
哪怕它們為互聯網的內容環境帶來了新的切入點與流行話題,但正如美國傳播學者李普曼對于“成見”的論述:“多數情況下我們并不是先理解后定義,而是先定義后理解。”
放眼當下,議題生產者們以“這屆年輕人”這種萬精油式的標簽來營造話題,在一番轟炸式的過度消費后,其傳播價值開始大打折扣,年輕人的共鳴也越來越難以形成。傳媒圈的從業者應該注意到,這個詞可能已經開始從曾經的流量密碼演變為流量棄兒。
“人需要被理解,而不是被解釋”,與其從形形色色的媒介話題中總結出“年輕人應該是什么樣的”,不如先放下“這屆年輕人”,讓他們自己多表達吧。
【今日互動】
對于“這屆年輕人”相關的話題或文章標題,你持什么樣的態度?這個標簽是否已經被媒介濫用?歡迎讀者朋友們在評論區互動~
參考鏈接:
[1] 00后最反感的標簽,兩個字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545965
[2] 巴納姆效應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B4%E7%BA%B3%E5%A7%86%E6%95%88%E5%BA%94/342014
[3]?00后最反感的標簽,兩個字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545965?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新聞《全媒派》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但歡迎轉發至個人朋友圈。
關鍵詞: 巴納姆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