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年輕人的就業問題,就會引發家長及各界人的關注。雖然自己未必也在求職的行列,但大學生的境遇卻能反映出就業環境的狀態。
同時,他們能否得到滿意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著學生和家長對于學業的信心。讀書之路并不平坦,想考上好學校更是要付出很多汗水。
我們相信“天道酬勤”,付出總有回報,但如果畢業后沒能按照想象那樣順利得到好工作,反而發現即使是普通的崗位,門檻也已大大提升,可能就是另一種心情了。
北大博士考“城管”,還被錄取了?這并不是玩笑
北大這所大學的考取難度就不用多說了,即使是重點高中里的學霸,能進入北大的同學也很有限。或許在大多數家長眼里,這里走出的畢業生,大概可以做研究或大學老師等工作。
但北京朝陽區某單位的一條擬錄取公告,卻引起大家的注意。原來這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崗位,被錄取的畢業生將被分派至相應的街道。
當然,如果按照普通大學生,特別是外地大學生的標準,能在這里拿到一份有編制的工作,平穩地生活,還算是不錯的崗位。
不過,要是報考的人是北大博士,那就叫人有點意外了。可實際上這并非開玩笑,根據擬錄取名單,除了她以外其他類似崗位上,被錄用的畢業生也多出自很好的院校。
比如中傳、北京交大、長安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等,就算沒有北大那么出色,也不是成績普通的學生能考上的。
可即使有編制,或者坐在辦公室做文職工作,怎么說也只是“城管”,這還是令很多網友感到不解。后來,連著名主持人也注意到了這個現象。
白巖松評價北大博士應聘“城管”,“最難”畢業季引熱議,很無奈
白巖松除了做主持以外,還很關注熱點,特別是學生們的教育問題、畢業生的狀態,都是他比較關心的話題。
對于北大博士報考“城管”被錄用,他也發表了自己的感慨。他表示出現這種情況,自然是有現實原因的。不少體制外的行業,可能正在縮減人員,招聘需求明顯降低。
大學生們去企業中求職,機會已經少了很多;再加上一些不穩定因素,讓他們看到了,拿到編制是多么重要,所以學歷好的畢業生用自身優勢去考入事業單位,這不意外。
可能很多人也聽說了,今年被喻為“最難畢業季”,大學生可能面臨“雙面夾擊”。一面是很多單位正在裁員,納新的機會少了;一方面則是應屆生人數到達新高。
而跟著這屆大學生一起爭取工作的,還包括以前推遲就業的學姐學長,以及剛剛被裁下來,面臨轉行的“前輩”,屬實有些無奈。
這也就難怪會有“最難畢業季”之稱了,包括考研和考公務員的學生明顯增多,也是情理之中。不是他們真的貪圖安逸,而是體制外想找合適的工作,確實已經變難。
“付出那么多努力,只為過普通的生活”,其實這才是多數人的寫照
白巖松呼吁各界給大學生提供更多的支持,促進他們順利找到工作。其實說到底,年輕畢業生找到一份可以維持生活的工作不難,難的是找到相對適合,可以長期堅持的。
但現實是不少崗位,其實畢業生付出很大的辛苦,但工資水平并不高;或者工作量過于繁重,加班成了常態,讓畢業生幾乎沒有什么個人時間。
這種情況下,可能不僅讓他們感到對工作難以有熱情,包括談對象、結婚,也覺得沒有那些精力。有句流行在畢業生之間的話:原來我付出那么多努力,只為過最普通的生活。
這里面或許多少也透露著,同學們從校園里滿懷憧憬的狀態,過渡到現實中的一種無奈。其實,對于大多數畢業生來說,這或許才是更真實的寫照吧。
我們上學時,或許都曾把自己視為與眾不同的人,特別是學習成績稍微好些的學生,會認為以后必然也能成為事業有成的人。
但真的迎來畢業季,或許我們才會體會到,現實情況總是跟想象有落差;而且有時也并非我們不夠優秀,而是一些客觀原因我們無法改變,能做的就只有用平常心去適應。
今日話題:你如何評價大學生求職的問題呢?(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