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報名人數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考生的上岸難度,在2022年考研報名人數被統計出來的那一刻,就注定了這將是一年競爭尤為激烈的考研大戰。
考研初試剛剛結束,就有不少機構根據考試題目的難易程度、考研報名人數、高校招生規模等因素,對國家線進行了預估,得到的結論基本都是:會提高。
當考研國家線出來后,再次驗證了22考研的上岸難度,其中經濟學提高了12分,網友調侃凱恩斯來了都得調劑。而藝術學提高了15分,考生吐槽:梵高來了也得二戰。
教育學更是讓人意外的提高了14分,讓人感慨:赫爾巴特來了也無緣A類啊。從不少師范專業學生初試結果來看,他們可真是站在了“內卷”的最頂端,估計高考生都要自愧不如。
師范生“欲哭無淚”,22年考研最難上岸的10所大學,有7所是師范類!
按正常思維大家會覺得考研上岸難度高的大學,應該是34所自主劃線的高校其中的幾所,畢竟院校的招生門檻在那呢。但要說一所學校難不難考,還得看關注院校的人數和熱度。
22考研上岸難度最高的10所大學分別是湖南師大、四川大學、西南大學、華中師大、南京師大、北京大學等院校。從院校層次來看,基本都是國內科學建設可圈可點的院校。
從院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也十分符合考生更喜歡報考一線城市的特點。但是讓人十分意外的就是師范類院校的難度竟然會增加這么多。比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熱度還高?
能看出清華大學并未上榜,而北京大學也僅排在第六位。師范生不內卷還真不行,22考研最難上岸的10所大學中,有7所是師范類大學。師范生在報名之前應該不會想到這一點。
位列榜首的是湖南師范大學,是一所位于湖南長沙地區的“雙一流”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基礎數學、理論物理等學科為該校的優勢學科。但估計該校師生怎么也想不到熱度會這么高。
師范院校這樣高的上岸難度,讓師范生“欲哭無淚”,其實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師范類院校的熱度并沒有理工類院校高,怎么到考研就變了?筆者分析主要有3方面原因。
師范類院校考研熱度提高,主要受2方面影響
第一,受教師行業熱度提升的影響
受就業大環境影響,大學生越來越傾向于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教師自然是很多女生的不二選擇。加上教師工資待遇的整體提升,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也就更高了。
但明明本科師范生就可以考教師資格證,就能成為中小學老師,那為何師范生還如此努力考研?自然是因為考教師編制的內卷嚴重,高學歷可以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第二,受“雙減”政策的影響
從前不少師范本科生畢業后就算考不到編制也可以上培機構先解決溫飽問題,但是隨著雙減的到來,義務教育培訓機構已經門可羅雀,不少經驗豐富的教培人已經下崗。
所以在報考師范類院校的考生中,除了為了避開就業難而選擇考研的應屆生,還有剛剛從培訓機構下崗的教培人員。他們都希望拿到研究生學歷后,可以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23屆師范類考研生該何去何從?內卷情況是否還會加重?
22年考研如同神仙打架,自然會有不少考研落榜考生選擇二戰,而本科是反正的就業情況不見得會有好轉,那么很顯然23屆師范類考研生或將面對更高的挑戰,內卷多半會更為嚴重。
但考生們也不必過于擔心,熱度高也證明含金量高,為了不因為落榜而傷心,那備考時就多付出一些努力,可以適當提前考研報考時間、必要時報名個輔導機構、注意表達能力的提升。
筆者寄語:
師范類院校難度的提升,對師范生來說是欲哭無淚的,可能去年這個分數還能上岸,今年卻連調劑的機會都沒有。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師范生的努力是不會被辜負的。
同時,這樣的變化對我國教育水平的提升是有利無弊的,因為這意味著師范生的質量也在提升,教師隊伍的后繼力量越來越優秀。讓我們一同期待著越來越多優秀的大學生加入到教師隊伍中。
以上就是這期的全部內容,說說你對師范類大學考研難度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