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我國高等教育建設再發力。隨著今年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公布,高校有了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施工圖”。除了已入圍的147所“雙一流”高校之外,不少未拿到“車票”的實力“雙非”院校(本文僅指非“雙一流”建設高校),也開始在新的建設周期內,奮力爭先!
4月19日,2022軟科中國大學排名正式發布。在今年的排名中,一些“雙非”高校表現搶眼,這也對于“雙一流”動態調整的有力競爭者名單帶來了一份數據上的更新與支撐。軟科在今年大學排名(主榜)中摘取了排名靠前的50所“雙非”高校,讓我們來共睹這些高校的風采!
最強“雙非”:除了名頭,應有盡有
在今年激烈的競爭中,浙江工業大學摘得最強“雙非”桂冠。深圳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緊隨其后,與浙江工業大學一同占據“雙非”榜單前5席。這些高校發展帶來的驚喜,是我國近年來高等教育建設成果的有力佐證。同時也展現出這些高校正摩拳擦掌,向第三輪“雙一流”建設高校發起沖刺!
與“雙一流”高校相比,“雙非”高校是沉默的大多數。比知名度,他們未見得有名氣;比綜合性,他們未見得有明顯優勢。但是,比專業性,他們不見得沒有底氣;比領域貢獻,他們不見得沒有亮點。盡管在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名單榜上無名,但不可否認,很多高校有著自己的獨家優勢,“人才搖籃”、“學科搖籃”……是這些高校容易被忽略的“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