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馬上就要開始了,這個時候,家長、老師和社會最關心的可能是考生的心理壓力問題,考前或考后,都會從心理上去關心孩子,要孩子放下包袱,這個當然很有必要。但是又有誰去關心過他們家長的心理壓力呢?難道他們就沒有壓力嗎?他們的壓力就可以放肆地發泄出來嗎?
走出考場的考生
家長肯定是有壓力的,因為是人就會有壓力,何況他的小孩面臨人生的大考,他會沒有壓力么?家長們為了小孩能考出個好成績,一路下來,付出了多少代價啊!付出了總希望要有個好回報吧,而高考正是家長們看回報的時候,我相信考生家長們感同身受,在這個關鍵時刻,能沒壓力么?但家長們一定要記住,這壓力千萬要掌控好,不要讓它放肆地發泄出來,不然會影響小孩高考水平的發揮,因為壓力具有傳導性。你心情不好,你能指望你的家人心情好么,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那么,考生家長的這種壓力的表現形式是什么呢,兩個字“擔心”,此刻家長的“擔心”,就是一種壓力,就這么簡單。它是階段性壓力的一種常見的表現形式,所以我們每年看得考場門口家長們接送孩子這種中國獨有的場面,還有的家長穿旗袍接小孩的場景,寓意旗開得勝等,這是關心嗎?其實是擔心,擔心小孩考得不好,擔心小孩在考完的路上出什么意外等,這本質上是家長的壓力在作怪。
“旗開得勝”的考生家長
可是家長們知道嗎?這個擔心絲毫無益于問題的解決,有時反而會給自己帶來心理上的不適,比如心悸、口干、驚慌、抑郁等,更可怕是的,你的這種心理表現,很可能會傳導給你的小孩,給他們本已不堪重負的心理再添上一層壓力,從而影響他們考試的發揮,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掌控好自己的這個心理壓力,盡量不要讓它顯露出來。
正好,家長有壓力,小孩也有壓力,剛好一起來盡力緩解這個壓力,這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可以一起散散步,一起喝口水,一起做個深呼吸,一起聽聽音樂,一起回憶你陪他成長的每一個歡樂的時光,目的就是和你的小孩一起,度過這個階段性的壓力時期,這才是考生家長應該做的。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