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軟硬件條件優秀,實力導師、科研環境、就業前景等因素,吸引眾多考研人扎堆報考。
但是,學姐建議考生不要盲目沖擊名校,尤其是雙非普本學生。
可能有的同學會覺得,自己辛苦努力一場,不考名校不甘心。今天,學姐給大家分析一下:考研究竟要沖擊名校還是退而求穩?
哪些學校可以稱為考研名校?
39所985高校211高校雙一流高校雙非但個別專業國內排名頂尖的院校
前3類名校的含義,相信寶子們都知道,為什么專業排名頂尖的院校也算名校呢?
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為例:清華浙大同濟本科生一志愿報考杭電!
近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官網發布公告稱:已經圓滿完成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
公告中顯示:2022年一志愿報考人數近12000人,較2021年增幅達43.5%;調劑報考人數1800多人。
在報考生源中,來自雙一流高校的考生有602人,最終錄取215人,這批考生的畢業院校包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
而且還強調,參加復試的考生普遍有科研經歷或學科競賽等各類獲獎,有些考生在本科期間還發表了高質量的學術論文。
所以,從報錄比、報考人數、生源學校來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電子信息等專業考生,考研時選擇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也可以說是在沖擊名校。
名校競爭激烈的原因
1 二戰考生比例高
一戰打基礎,二戰985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二戰考生經歷了一年時間備考,一般來說,經驗要比應屆生豐富。
而考研初試對于應屆生和往屆生是完全平等的,大家做的都是一套卷子,在解題熟練程度和知識儲備方面,往屆生更有優勢。
2 推免比例逐年提升
高校保研比例有增加的趨勢,甚至有些學校推免比例達到了一半以上,給參加統考的同學增加了不小的壓力。
3 專業課難度高
不止考研人數內卷,專業課難度也在內卷。名校對于專業課的要求高于普通學校,參考書目數量多
考研選擇大于努力
學姐經常聽到“考研是第二次高考”的說法。考研和高考最大的不同是:
高考無論學校好壞,大部分學生都是有書讀的。 而考研則是有沒有書讀的競爭性考試。從今年的考研數據來看,四分之三的考生落榜,沒上岸才是常態。
考研是第二次選擇的機會,機會來了,考生要能把握得住才是最好!「考研擇校大于努力」這句話,也是許多考研黨經歷過考研之后的感慨。
考研熱度持續攀升,23考研報考人數可能高達520萬!選名校還是求穩,要看考生個人的判斷,學姐建議大家一定要慎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