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濱海學院:因為是永遠的戰士,所以他一戰告捷
今天,給你講一個“兵哥哥”的故事,永遠的戰士,一戰告捷!
陳慶海,機電工程學院2018級電氣專業學生,2018年參軍入伍,2019年退役復學,在校期間擔任2021級新生軍訓教官,榮獲山東省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2022年成功考取浙江海洋大學研究生
青春軍之旅
初入大學,沒有了升學的壓力,陳慶海突然沒有了努力的方向,迷茫之時,看到了征兵宣傳片,在了解了大學生征兵入伍的政策后,陳慶海毅然決定,入伍!讓軍人的鐵血堅毅磨練自己的意志。
進入部隊,陳慶海才覺得自己當初的想法是那么幼稚,那些宣傳片上的雷厲風行、激情澎湃,靠的是日復一日的枯燥操練。陳慶海感嘆道:“軍姿一站就是兩個小時,蹲姿一蹲也是兩個小時起步。演習的時候每天最多能睡三四個小時,甚至就只能瞇一會。一有情況就要全員戒備。吃飯時,一陣風吹過,碗里就一層沙子,只能吃風沙拌飯。”
但在一次次的極限挑戰下,陳慶海愛上了當兵,他不僅適應了高強度的訓練,還不斷在訓練中完善自己。
為了提高通訊的速度,及時接收上級指示,早一點把炮彈打出去,快速摧毀敵方目標。陳慶海一遍遍練習天線安裝,怎么拿出天線更快,怎么在爬高的過程中對準方位等等,每減少一秒時間,就可能在戰場上挽救許多戰友的生命,更快的消滅敵人。
戰場上隨時都有傷亡,如果醫生不在身邊......陳慶海不敢深想,只能學好急救知識,為受傷戰友緩解傷勢,爭取時間。“和平年代,戰爭好像離我們很遠,但在部隊,那種隨時要打仗的緊迫感督促著我,不斷向前!”
在部隊里吃過的苦,不僅增強了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影響了他今后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瞬間。“只要國家需要,我永遠都是一名戰士!”陳慶海堅定地道。
未來大踏步重返校園后,陳慶海重新審視了自己接下來的路。不斷向前的意識讓他產生了考研的想法。有了目標,他又拿出當初新兵訓練時的那股狠勁,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與志同道合的伙伴相互鼓勵、相互支持。
每天早晨6:3起床,背英語單詞。每集中精力學習一個小時,休息15分鐘,緩解疲勞。因為是跨專業考研,有兩門專業課,背誦量特別大,陳慶海從6月份就開始了專業課的背誦學習,他從理解課程開始,一遍理解不了的問題就理解兩遍,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2021年9月新生軍訓,陳慶海被選為教官,一邊帶軍訓,一邊復習考研的知識,這讓陳慶海“鴨梨山大”。陳慶海說:“當時我很焦慮。但很慶幸,同宿舍兩個跟我一樣的退伍兄弟,主動幫著帶隊伍,分擔訓練工作,為我爭取了不少的學習時間。我很感謝我的兄弟們!”
每當想要放棄的時候,陳慶海就會回想起在部隊的日子,“那么多苦都挺過來,學習還算苦嗎?”“只要國家需要,我永遠都是一名戰士!”的諾言立馬讓自己充滿干勁。
陳慶海把考研與入伍的經歷當成了人生中的挑戰,“接受它并戰勝它,你就能變得更加優秀。”青春在軍營和校園間切換,陳慶海堅持勇敢不立定,繼續向遠方出發!
“學長說”學歷不代表能力,但是高學歷往往是走向高處的一塊敲門磚。每個人的經驗都是不可復制的,經歷不同,感受也不同。陳慶海以自身的經歷勸誡大家: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只有從泥濘不堪的小道上邁步,才能踏上鋪滿鮮花的大,不受百煉,難以成,心中有光,素履以,踏夢前行,聚力成長,如何度過我們的大學時光要看自己的行動與選擇惟愿漫漫征途,你我無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