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去年薪百萬的工作,從基層開始做老師;
創造了市值上億的公司,重拾月薪2千的工作;
很多人感到疑惑:這些有錢人,是不是瘋了?
《電報》采訪了不少急流勇退改當教師的富翁,讓我們來聽聽他們怎么說。
Joe Nicholson每天騎車十五分鐘去上班。他現在的職業是計算機老師,年薪2萬5千鎊。
“我現在過了掙大錢的年紀了,”Joe在咖啡廳接受采訪時說,“但做老師可不是為了掙錢。”
在成為教師之前,Joe是一名軟件工程師,年薪七位數。
和Joe一起“出爐”的新人老師里,至少有75人和他類似:中年,身體健康,薪水豐厚。有人曾在金融城頂尖律師事務所擔任合伙人,如今卻搖身一變,成了新人英語教師。
在談到自己的選擇時,Joe表示,希望為英國培養出下一個喬布斯或是比爾蓋茨。他認為,英國如果想在后工業時代繼續領跑,就必須培養出這樣的人才。
“某一天,我開車去打高爾夫球的時候,無意中聽了聽廣播,”Joe告訴記者,“廣播里說,英國那一年招募了2萬多名新人教師,但是沒有一個人能教計算機科學,這讓人擔憂。”
作為從底層打拼到金字塔頂的人,Joe對英國教育體系和階級隔閡的了解相當深刻。他的父親是一名建筑工人,在他11歲時就撒手人寰。不過,學霸Joe憑著自己的努力考上UCL,學習計算機科學。那時候,窮人家的孩子上學是不用花錢的。
1988年,剛好是計算機革命的開端。Joe和大學的三個好友創立了Anvil Software,大獲成功。他們利用計算機進行金融交易,客戶遍布金融城。很快,公司在倫敦,紐約,多倫多,悉尼和馬耳他就雇傭了100多名員工。
2006年,他們把公司賣給了ION Trading,Joe繼續出任首席執行官。到那時候,公司在倫敦和紐約的辦公室分別設在Shard和公園大道,全球員工已經達到了3000名。
但是,在他50歲生日時,他毅然決定辭職。
“對我來說,這公司已經太大了,”Joe是這樣說的。
急流勇退后的Joe,做起了自由職業者,為年輕人的新創公司提供建議。他發現,如今的年輕人都相當現實:一等大學計科專業的學生,一畢業基本都被谷歌,思科和臉書這樣的巨頭挖走了,沒人會去當老師。
于是,這群生活優渥,卻“居安思危”的大叔大媽,就極富理想主義。
“我大學時候學到那些方法和知識,給我帶來了事業上的成功,”Joe說,“如果我不找個人傳承下去,就只能讓這些積淀隨我一起腐朽了。”
在談到和自己一樣的同行時,Joe表示,“很多人可能覺得我們老糊涂了,其實不是這樣。我們曾經成功,但是已經走到了事業的盡頭;我們的孩子已經獨立,而我們身體還健康,還能做點事兒。我們希望在徹底老去之前,過有挑戰的生活。”
Joe的妻子,就是一名教師。她鼓勵并支持丈夫執教的決定。Joe立刻聯系了一些招聘機構,很快就收到了面試回復。最后,他加入了一間叫做Now Teach的慈善機構,受訓成為老師。
而我剛查了一下這個機構,就發現創始人是原《金融時報》的專欄作家Lucy Kellaway。
2016年,Kellaway離開了供職31年的《金融時報》,成了一名數學教師,并創立了Now Teach。
這個組織的初衷,就是要解決英國教師短缺的問題。有著輝煌職業履歷的退休者,可以到這個機構注冊培訓,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為師資條件差的學校授課。
不過,這個機構篩人的標準是很高的。平均下來,五人中只有一人能通過考核,正式上崗。由于目的地學校的學風和設施都不盡人意,所以這些“新老師”也要做好準備。就連Kellaway自己也承認,給熊孩子們教書需要一顆強大的內心~
申請者里的成功人士很多,包括一名醫院院長和一名工黨財長。
第一天上崗,Joe去的是倫敦一所公立學校。67%的學生吃免費校餐,大部分孩子的第一語言都不是英語。
為了幫助他盡快適應新環境,Joe還有個“前輩”。這位曾在Now Teach培訓過的物理老師,曾經是皇家海軍的軍官,復員后成了一名銀行家。
“我讓一個12歲的男生脫外套,這小子甩給我一句get out of my f****** face,”前輩給Joe打了個預防針。
不過,雖然這樣的環境讓人不舒服,Joe還是決定接受挑戰。
“我很不安,但是要為國家做出改變,我就該來到這里,”Joe說,“我出身貧寒,所以對這些孩子很能感同身受。”
另一個可能讓人低落的現實,就是Joe的同事們。作為一個上了年紀的成功人士,被小輩們呼來喝去的感覺,會不會讓人不爽呢?
“這倒是沒啥,”Joe表示,“我給新創公司做咨詢的時候,那些CEO年齡只有我的一半。不過,我那個年代的笑話,小年輕基本不懂,因為那時候他們還沒出生。”
但是,見過大世面的長者畢竟見過世面。Joe說,他辦公室那些年輕的教職員都把他看成是《星戰》里的絕地武士,通曉古今,預言未來。
教書同時,Joe還利用自己的在職業生涯中建立的關系網幫孩子們找實習。他了解到,很多學校根本不知道畢業生適合做什么,能去哪里找實習。
當然,在英國教書,自然要面臨各種限制和條條框框,比如學生滿意度啦,各種有的沒的測評這樣。不過,Joe心里很清楚:他并不希望做個體制內的老師,他想做的,只是為國家培養出有用的人才。
誠然,如今的英國,早已不是工業革命時的日不落帝國。這么一群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老一輩,是國家寶貴的財富。
月有陰晴圓缺,國家也有強盛和衰弱,如何在群雄爭霸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路線,是需要全體國民一起努力的事。正如丘吉爾所言:
There I sat with the great Russian bear on one side of me with paws outstretched, and, on the other side, the great American buffalo. Between the two sat the poor little English donkey, who was the only one who knew the right way home.
戰斗民族巨熊和美利堅野牛中間,坐了頭英國小毛驢。然而,只有小毛驢知道怎么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