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實習記者 魯少辛 通訊員 鮑文賢)“哇,好大的一顆筍啊。我終于挖到一顆筍了。”4月22日中午,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楊汛橋中學江橋校區的金檀山上,茂密的竹林里傳來陣陣歡笑聲,只見七年級的學生們正三五成群的在挖筍呢。
在老師的示范動作下,學生們迫不及待地拿起鋤頭,刨開紅黃色的泥土,對準竹筍的底部連續不停的“攻擊”,只聽“咔嚓”一聲,一顆顆竹筍躺在山坡上,被連根拔起。大家親身體驗著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喜悅。大家帶著一大袋“戰利品”——金檀山的竹筍,滿載而歸。
據了解,柯橋區楊汛橋中學高度重視勞動課程的開設,做到內容上“高度綜合”,時空上“高度開放”,學校因地制宜,充分挖掘金檀山這一校園資源,精心打造金檀山勞動教育品牌。學生采挖下來的竹筍送到學校食堂,經過食堂師傅加工,烹制成紅燒竹筍、筍燒魚、筍燒肉片等美味佳肴。吃不完的筍,經高溫曬制成筍干菜,成為美味可口的干菜肉和筍干湯。
“今天我們在教師帶領下,來到校園金檀山開展了挖筍活動,在大自然這個大課堂中收獲更多的知識,還感受竹子的高風亮節。”這是七(6)班周宇琪在參加挖筍活動后感言。
“在“雙減”政策下,充分利用學校資源,讓學生參與校內勞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勞動的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金檀山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該校校長李華鋒這樣說道。
(責任編輯 余新花 趙洪河)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浙江分站_浙江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