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這么個話題上了熱搜,名曰:為什么海淀父母培養不出谷愛凌?很多網友在話題下方發布了自己的觀點,也有不少專家參與了討論。大體的思路是:因為海淀父母在培養學生這方面太過于功利化。
功利化如果通俗一點說,就是雞娃。就像我們小時候,其實對很多事情都有興趣,但是這種興趣僅限于我們自己發掘探索并形成,如果受到外物干預,我們可能就會產生別的情緒,逐漸失去對他的興趣。
就像一位小學生原本十分喜歡畫畫,老師上課他畫畫,課本用來畫畫,作業寫著寫著就去畫畫,但一旦家長說:不如我給你報個班系統學習吧。學生就突然不愛畫畫了,像極了某種叛逆行為。
初中生買父母成功學反向雞媽,用雞娃話術讓父母無話可拒
其實很多家長都知道,功利化的學習實際上是不利于學生興趣培養的,但在巨大的生學習壓力和內卷氛圍中,家長也不得不這樣做。畢竟如果讓家長相信學生的自律性,那是萬萬不能的。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很多家長其實也做不到自律。家長以為學生看不出來這點,所以肆無忌憚的單方面雞娃。但沒想到學生實際上是能看在眼里的,并且也根據家長的雞娃方式想出了對應的策略。
比如長沙的一位母親就哭笑不得地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這位母親為了能夠讓孩子一直贏得較好的名次,所以平時會將孩子的課余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可以說是非常有規劃,在執行上也監督的很徹底。
但不同于這位家長對學生的高要求,她自己倒是一旦下班回家就是玩手機,這讓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不滿于母親如此雙標行為的兒子,叛逆的購買了很多關于家庭教育的書籍,打算給母親補充學習。
書目很豐富,包括《不吼不叫,媽媽的一場修行》、《非暴力溝通》等父母成功學同款書籍,并在最后表示:我希望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努力成為讓我感到驕傲的好媽媽!這不就是父母雞娃同款話術嗎?
據孩子的父親表示,這些書籍都是學生在到其他同學家玩耍時,看到他們的父母書柜上擁有的書目,特意借了老爸的手機全部拍下來,通過某款網絡購物軟件下單了所有書籍,就為了能夠有效雞媽。
而學生在購買書目時也沒有動用老爸一分一毫的荷包,而是用自己積攢許久的壓歲錢進行投入,就是為了讓母親沒有辦法拒絕自己的好意。畢竟:我為了您的學習如此大出血,您可一定要知道我的辛苦啊!
這讓母親對于學生的大方饋贈沒法反駁,畢竟當自己為學生花大價錢報名補課班時,給予學生的理由也是:我這是為你好。但當時母親是萬萬沒想到,同樣的話語會出現在學生的嘴里,用在自己身上。
母親感慨:雞娃不成反被雞。評論區更有網友支“損”招
收到一大摞書后這位學生的母親無奈的表示:我真是雞娃不成反被雞。而這一視頻的評論區也是十分精彩,有網友表示自己家的書柜上也有同款書目,不過家長似乎從沒有動過,都積灰了。
也有“奪筍”的網友瘋狂點贊這位學生的做法,并提出了后續的損招建議:家長學過之后參加考核,提煉加深中心思想,寫讀后感。而也有家長在此條下評論:萬萬使不得,這條視頻一定不能讓我家孩子看到。
而視頻中小學生父母的后續做法還是很令人敬佩的,家長沒有逃避學生留給自己的學習任務,而是打算以身作則。在下班的時間內不再執著于手機,多分點時間給學生,與他一同學習一同進步。
可以說這兩位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還是比較有心得的,很多家長在要求孩子達到某種標準時,卻不給自己設定任何標準,這樣會讓學生產生落差感,并且認為自己沒有得到尊重,很難達成最終效果。
而像這兩位家長一樣以身作則,讓自己成為教育的標桿,首先就會給予學生“我們是平等的”這樣的觀念,其次也同樣給予了學生尊重與陪伴,再次有了家長的良好模范,學生在學習時也會更加踏實。
但同時也有些學生提出了一種情況,那就是有些家長對自己的要求就非常苛刻,如果以這種標準來對待學生,顯然是不妥當的。因為學生的年齡決定了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抗壓能力達不到成人的標準,所以有時還是需要嚴以律己,寬以待娃。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