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學生有學習榜樣,家長也有教育榜樣,很多家長將北京媽媽當做榜樣,也希望自己能在“內卷”上有所突破。
說到北京地區的基礎教育水平,全國各地的家長會豎起大拇指,而北京地區家長的家庭教育也絲毫不給學校教育丟臉,內卷行為讓人拍手叫絕。
雖說內卷行為并不值得鼓勵,但包括學習在內的各行各業都沒能脫離開內卷。倘若學生就業要競爭、考研高考要競爭、選個班級干部也得競爭,那想要贏得競爭卻不想內卷,癡心妄想。
一些家長對內卷的理解是:給孩子報名多少個補習班、孩子假期做了多少本練習冊、孩子早上幾點晨讀晚上幾點睡覺、孩子上的是一年多少錢的貴族學校,但在北京媽媽面前弱爆了。
北京媽媽在教育上有多卷?同樣是教育“內卷”,北京媽媽的做法堪稱典范
北京媽媽在教育上有多卷?只能說是沒有最卷只有更卷,那是非常的卷。一位北京媽媽分享自己以及自己身邊一些認識的北京媽媽的“卷”法。并自稱自己所在朝陽區算是在鄙視鏈低端。
這位媽媽是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丈夫同樣畢業于北大,她兒子在八歲那年做高考聽力真題可以達到滿分,英語水平可見一斑,那這些自然不全是學校教的,瞬間讓很多媽媽自愧不如。
這位北京媽媽認為自己的內卷還未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便給大家分享了他兒子同學家長的內卷方式。這位小學生喜歡吃豆腐,但是他媽媽并沒有像一般家庭一樣,經常給學生做豆腐吃。
這位小學生的媽媽給孩子找到一本關于豆腐的繪本,讓學生從繪本中了解豆腐是怎么做的,這是二般家庭的做法了。暑假時一家人去云南旅行,參觀完景點還去了一個偏遠山村體驗古法做豆腐,這到了三般家庭了。
接下來小學生的媽媽還給孩子買了一個家庭做豆腐的磨具,帶孩子從買黃豆開始讓孩子吃上自己親手做的豆腐,但是到了第四般后還沒完。第五“般”,這位媽媽又給孩子整理了關于豆腐的詩詞,跟孩子一起去鑒賞學習。
同樣是教育“內卷”,北京媽媽的做法堪稱典范,以這位小學生媽媽為代表,她們并不是嚴厲盯著孩子學習、強迫孩子上很多不喜歡的補習班,而是從興趣出發做出了全方面的規劃。
家長們先別急著學習,北京媽媽“內卷”的前提條件,將你拉回現實!
看到這一定有很多媽媽做好準備要學了,先別急著學習,北京媽媽內卷的前提條件太扎心了。以這位從“豆腐”這個興趣出發的家長為例,讓人羨慕的不僅僅是她在教育上所花的心思。
從這一般到五般的過程,似乎只有一般、二般和五般是不太需要費錢的,但倘若脫離了三班四班,估計很少有學生可以將興趣延續到五般。前提“條件"將你拉回現實。
筆者分析想要成為北京媽媽一般需要有3個前提條件。一是家庭經濟條件,這樣才能讓媽媽可以提供足夠的教育支出。二是媽媽的學歷水平上,一般也只有高知媽媽才能想到并且做到這么多方式,但現實卻少有高知媽媽能甘心為子女教育放棄事業發展。三是這個媽媽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利用,不需要加班已經是最基本的條件了。話說能同時滿足這3個條件的媽媽真不多。
北京媽媽的“內卷”案例,并非在鼓勵所有家長內卷,而是體現以下幾點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或許不能全部達到五般,但是如果能學習到北京媽媽們的用心就算非常有收獲。
內卷應該更全面,不能只注重學習成績。這也是為什么北京地區高考生高考成績并不高,但是他們上了大學之后的表現卻一點不比其他地區的高考狀元差的原因。
培養優秀的學生,離不開家長的努力。家長不要再用“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兒”去給自己找不努力的借口了,真正不需要家長操心的學生一定有,但少之又少。